东北网6月2日讯(记者 杨 帆 唐继厚)2日,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黑龙江扎实做好‘稳增长、保民生’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重点围绕“全省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做专题发布。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利用期货市场支持“三农”发展,特别是发挥“保险+期货”作用,起到了粮食压舱石的作用。

黑龙江证监局副局长史春阳介绍情况。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粮食“压舱石”省份,粮食产量占全国九分之一,连续十一年粮食产量稳居全国之首。省委省政府对利用期货市场服务“三农”高度重视,我省“保险+期货”助力农户丰收稳价成效显著。自2016年首次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以来,累计近30个县开展了100余个“保险+期货”项目,涉及农户7.5万户,保险金额达5.64亿元,总计实现赔付4亿余元,其中在国家级贫困县的项目赔付占近70%。近几年来,全省“保险+期货”开展数量和承保规模一直位于全国前列。2021年我省共有“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5个,占到全国同类项目数量的1/4,2022年又有5个大豆“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获大连商品交易所立项,数量占全国同类项目的36%。“保险+期货”的开展不仅保障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更为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加快恢复发展的通知》,明确要发挥期货市场作用,利用期货避险功能,助力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近年来,围绕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粮食主产区全面推行完全成本险和收入险政策精神,黑龙江省积极研究利用创新政策性保险保障机制、拓宽保费来源渠道和深化“保险+期货”模式,研提支持发展建议。持续加大对“保险+期货”模式的培训宣传,联合省内相关部门、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在各地市开展“保险+期货”培训60余场,培训人数近万人。召开期货机构专题座谈,引导期货机构在全省广泛开展“保险+期货”培训宣传活动,鼓励期货机构和当地政府自筹资金独立开展商业化试点,目前在我省开展“保险+期货”的期货公司已达30余家。
下一步,黑龙江证监局将继续做好期货市场服务创新工作,以“保险+期货”为切入点和突破方向,不断拓展期货市场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深度和广度。
支持企业加大期货市场利用力度
引导期货机构联合保险机构帮助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户和中小微企业,积极争取获得更多试点项目和资金支持,鼓励期货机构联合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开展商业化试点。
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创新
进一步引导期货机构联合保险机构探索完善和优化“保险+期货+N”模式,探索拓宽保费来源,推动扩大试点范围,大力支持我省农业稳产增收。
继续做好期货市场宣传培训工作
不断加大“保险+期货”有效做法的推广力度,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经济发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