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日讯(记者 霍枭涵 唐继厚)2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全省金融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黑龙江银保监局副局长刘晓辉介绍,今年以来,该局陆续出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小微企业、乡村振兴、“新市民”群体、惠企惠民纾难解困等多项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黑龙江银保监局副局长刘晓辉做情况介绍。
稳存量,缓解到期贷款还款困难
近两年,黑龙江银保监局对受疫情影响难以按期偿还的企业和个人贷款,持续推动按照市场化原则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每年有万余户企业受益,涉及贷款本息超140亿元。今年,将继续合理采取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原则上“应续尽续”。对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行业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个人给予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还款时间、方式等安排。同时,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免收罚息。截至4月末,银行机构当年投放无还本续贷金额101.33亿元,余额319.75亿元;投放“循环贷”506.35亿元,余额930亿元。
扩增量,保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今年,黑龙江银保监局出台《黑龙江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立全省各项贷款计划增长8%,各行贷款增速不低于自身系统内平均水平的信贷目标。大力支持制造业、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3月末,全省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0.2%,其中高端制造业增长14.5%;信息科技类同比增长16.9%,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28.5%。强化产业链协同,全力保障农业生产、交通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积极发展货运险、承运人责任险等,优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理赔条件,2021年为辖内外贸企业提供融资增信超过3500万元。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助力全省百大项目建设。截至4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对119个百大项目授信1178亿元,累计放贷490亿元,为34个有保险需求的百大项目提供风险保障金额562亿元。助力消费市场复苏,鼓励银行机构针对消费领域提供信贷支持,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
调结构,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
2020年以来,黑龙江银保监局对全省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按照“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四个维度设定发展目标,层层分解,按月监测考核,普惠小微贷款近两年平均增速达到21%,远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今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余额和户数快速增长。截至4月末,全省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13.85亿元,同比增长9.66%,当年实现投放1232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83.1亿元、户数40.6万户,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9.31%和26.55%。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845亿元,较年初增长8.88%,占小微企业贷款的比重较年初提高1.3个百分点。持续强化对涉农、脱贫群体的金融服务。3月末同口径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7.63%,法人银行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4.07%。针对“新市民”群体,黑龙江银保监局联合人民银行印发实施意见,在创业就业、乐业安居、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已有34家银行保险机构提供产品和保险保障服务。
降负担,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黑龙江银保监局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督促银行机构连续两年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累计超百亿元,其中近八成为贷款利率下降让利。今年,黑龙江银保监局继续引导利率下行,鼓励各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努力实现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规范服务收费,坚决杜绝违规收费或变相转嫁成本,保险机构开展融资性信保业务须合理厘定费率。鼓励向因疫情遇困的市场主体主动减免收费。鼓励将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财政奖补等政策红利向终端利率价格有效传导。今年前4个月,全省银行机构当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5个百分点。
优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黑龙江银保监局持续推动优化金融服务,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加强线上服务,大力推动推广“智慧乡村”“信易贷”“银税互动”。截至目前,已有10家银行机构推广“智慧乡村”金融支农服务模式,推出28款产品、投放线上贷款近2000亿元;“信易贷”平台实现成功授信2435笔、195亿元;“银税互动”贷款余额52亿元。今年,黑龙江银保监局联合省营商局重点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落实尽职免责机制,着力改进各行内部绩效考核,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充分考虑当前形势,适当提高对普惠金融等特殊领域的监管容忍度。
守底线,助力更好应对风险
黑龙江银保监局提出,对于重点大型困难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债委会一致行动,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对小微企业,精准对接,“一对一”帮扶。强化发挥保险保障作用,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企业风险特征和保险需求,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提高出险理赔效率,做到“应赔尽赔”“快赔早赔”。督促银行机构做实资产分类,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加大处置力度,2021年不良贷款率下降0.3个百分点。
下一步,黑龙江银保监局将引领银行保险机构加大金融惠企惠民支持力度,推动细化政策措施,强化政策解读,充分运用金融服务队、驻企信贷员等形式,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对接活动,畅通银企对接通道,精准服务融资需求。同时,联动地方政府部门,在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评级、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新市民”金融服务等领域,形成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