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0日讯 近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定出台《全省人社系统聚力服务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1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省人社厅厅长沙广华对《措施》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悉,《措施》将从人力资源服务、人才培养储备、办公场地支持、职工技能提升、人才项目推动、社保经办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从签约到落地、从投产到达效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人社服务。

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提前对接企业在用工等方面的需求
省人社厅组织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深入开展“千名人社专员服务招商引资专项行动”,主动了解招商引资企业在用工、培训、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将有针对性地提前对接、组织招聘,送惠企政策、招聘服务、用工指导进企业,切实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当好企业满意的“服务员”。
做强“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精准技能人才支撑
着眼于为招商引资企业培养储备技能人才,省人社厅创新组建了由政府搭台、技工院校和招商引资企业直接对接、“订单式”精准培养企业急需技能人才的“政校企”联盟。通过联盟平台,采取校企“共研招生招工、共商专业设置、共组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基地”等方式,推动需求、培养、供给“闭环衔接、精准匹配”,实现“入学即入厂,招生即招工”。目前,全省已建成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5个“政校企”联盟,入盟技工院校50余家、企业200余户,培养技能人才3万余人。下步,省人社厅将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冰雪经济、生物经济、创意设计等产业发展,继续组建“政校企”联盟,为企业发展培养源源不断、技艺精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需要办公场地支持的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有力保障
立足于让招商引资企业在黑龙江省站稳脚跟、落地生根,省人社厅充分运用省、市、县三级116家公办创业孵化基地,为需要办公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支持的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政策咨询、融资贷款、创业补贴和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完善创业指导、市场推广、事务代理、政策落实等“全要素”政策支持体系,努力构建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全链条”孵化模式。
完善人才人事政策措施,为招商引资企业吸引留住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着眼于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省人社厅搭建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企业平台,推动专业技术人才走出高校、科研院所,走进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给予符合条件的招商引资企业职称倾斜政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可不受学历、论文等限制,破格晋升高级职称;赋予人才智力密集型招商引资企业职称评审权,助力企业留才引才。支持符合条件的招商引资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给予资金支持,引导高层次人才“把论文写在车间里,把成果留在生产线上”。
做优社保经办服务,让招商引资企业舒心暖心安心
省人社厅开通招商引资企业社保关系办理、转移接续“绿色通道”,大力倡导“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全面推行“一对一”服务模式,努力实现“一次申请、一门办理、限时办结”。同时,推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服务事项“免申即享”,实现资金返还“免打扰”。
强化企业用工指导,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招商引资企业健康发展
省人社厅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帮助招商引资企业建立健全用工管理、薪酬分配、休息休假等制度,推动服务关口前移、全程跟进,全面推行信访、仲裁、监察“三位一体”综合维权模式,切实维护招商引资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合法权益,帮助企业打造发展“好环境”。
沙广华表示,下一步,省人社厅将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成立省、市、县三级人社政策宣讲团队,定期开展“人社政策进园区、进企业活动”,让招商引资企业更快捷、更全面知晓并享受人社政策,全力推进惠企政策落地见效。同时,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高频事项“打包办”“提速办”,转变服务观念,帮助招商引资企业沟通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协调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推进招商引资企业尽快达产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