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搜 索
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2022-06-13 08:33:5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春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坚定不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凝聚团结奋斗强大精神力量。实施文化振兴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进龙江文化振兴,实现龙江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激发龙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加强和创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和创新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重点是加强各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强化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三是建立健全监测评估预警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和引领力,把握最大公约数、画好人民同心圆,促进全体龙江干部和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密团结。

  巩固和壮大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

  大力繁荣和发展龙江文化,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持续加强思想理论创新,笃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宣传和阐释。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思想光芒。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健全龙江特色志愿服务体系,挖掘培育宣传先进典型,弘扬诚信文化,涵育时代新风正气。三是强化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四是在对外文化传播上不断用力发力。要持续做大做强媒体外宣和民间外宣,通过上下联动,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更好传播龙江声音、讲好龙江故事。

  不断丰富新时代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要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具有龙江风格、体现龙江特色、记忆龙江故事的有筋骨、有温度、有灵魂的精品力作。

  二是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在“富口袋”的同时不断推进“富脑袋”的文化工程建设,不仅让人民群众提高更多的获得感,而且让群众增强建设家乡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外界对龙江的信心。大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龙江,为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加强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保护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深化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世界“非遗”项目和具有龙江特色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建立和完善机制,加强依法保护措施;不断创新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提高传播力、影响力;推动龙江有代表性的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哈尔滨国际音乐之城、时尚之城,不断厚植文化底蕴、彰显文化力量。

  推动龙江新时代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龙江文化和旅游资源特色明显,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现代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

  二是深入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我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既有“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满族文化”等四大古代文化源流,也有俄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历史文化血脉;城市文化特色鲜明,哈尔滨是一座具有浓郁欧亚大陆风情的国际经贸都市,石油之都大庆、林都伊春、鹤城齐齐哈尔等城市都显示着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应充分发挥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大力提高创意设计水平,以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强化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培育发展一批旅游度假区、文旅综合体、田园综合体,培育建设国家级导游等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国际化、标准化综合服务水平;继续大力办好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度假胜地、中国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中国自驾和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等。

  只有实现文化振兴,汇聚起龙江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才能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推进各项事业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才能在时代发展大潮中奋楫破浪,加快赶超跨越,在区域发展大势中奋力闯出新路;才能最终在奋进新征程之路上勇毅前行,以昂扬奋斗姿态再创龙江新辉煌。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