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8日讯(崔耀文 记者 杨帆)26日23时05分,一列编组30辆的中欧班列,由绥芬河站缓缓的向俄铁远东局格罗迭科沃站驶去。在出国机车的驾驶室里,有一个高大的白色身影——他就是出国车长赵波。这是他和同事今年护送的第65趟出境的货车班列,再有一年老赵就退休了,他安全值乘了15个年头。

赵波在工作。
为了避免疫情风险,老赵每次出境都是全副武装,身着防护服,头戴防护面屏、N95口罩,手戴防护手套,鞋上套着鞋套,穿戴完毕后就像一个太空人。在出国机车上,赵波和同行的2名司机只能在小小的驾驶室里,暑期炎热天气,热浪阵阵袭来,再加上闷热不透气的防护服,就好像身在一个大闷罐里一样。
绥芬河站与相邻的格罗迭科沃站只有26公里,由于中俄双方检查,单线单向行车,运行时间长达三四个小时,到达俄方境内后,老赵接受完对方边检海关工作人员的检查和身份核实,对机车内部立即进消毒,再换上新的防护用品。他说,这样做不仅是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守住疫情防线,守住国门,不能将病毒带回来。
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老赵将货票袋扔到了车下的票据框中,就跟随出境的中方机车转头,换挂在4道已经编组好准备返回国内的中方空车上。当机车挂好后,赵波发现机后第4辆空棚车的车门未关闭严实,他立即通知来取货票的俄铁工作人员对车门进行了关严锁闭处理,俄铁工作人员对老赵负责的敬业精神树起了大拇指。
经过一夜的颠簸,赵波返回到国内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11时了,他连续工作了近12个小时,当入境的列车穿过国境线驶入境内时,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今年59岁的老赵,在出国值乘工作中,执行着“10+7+3”的工作模式,家里的老人照顾、孩子工作他都无暇顾及,老赵经常念叨,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能够好好陪一陪老人和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