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财经
搜 索
合众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养老诈骗频发 老年人需加强防范意识远离“诈骗陷阱”
2022-08-09 18:30:00 来源:合众人寿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精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发动行业力量宣传阐释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社会环境。按照《全省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宣传工作影响,广泛宣传发动人民群众支持参与打击整治工作,切实方案》、中国银保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关于组织辖内银行业保险业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黑银保监便函〔2022〕717号)工作要求,合众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特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风险提示,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那么养老诈骗常见手段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如果遇到此类情况请小心陷阱,谨防上当受骗呢?

  第一是提供“养老服务”。迎合老年投资人的养老需求,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养老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第二是投资“养老项目”。不法分子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惯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定养老服务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收费名目五花八门,如“贵宾卡”“会员费”“预付费”等。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获得资金后运作、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资卷款跑路风险,一些老年人的养老钱被不法分子诈骗。

  第三是销售“养老产品”,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的行为。

  第四是宣称“以房养老”。不法分子用“以房养老”名义诱骗老人抵押房产,诈骗资金,以国家政策名义掩盖非法集资的本质,打着有高收益回报等旗号诱骗老年人办理房产抵押、诈骗资金,再把借来的钱拿去买其所推荐的理财产品,部分老年人最终失去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第五是开展“养老帮扶”。诈骗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人面前扮演儿子、孙子的角色,“关心”“照顾”老年人,通过“陪伴”赢取信任,实施犯罪行为,诈骗钱财。

  第六是代办“养老保险”。诈骗分子以认识工作人员的名义,一次性收取未参保人员数万元的钱款,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让未参保人员误以为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金。

  那么如何防范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规避受骗风险呢?

  合众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在此呼吁老年朋友在投资养老项目产品时要把握“四看三思等一等”口诀。

  四看

  一看合法性。看企业是否取得营业执照,是否取得项目和产品的行政许可和批准;

  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

  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

  四看参与集资主体。看是否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产品和服务及市场行情;

  二思,项目及盈利是否符合市场规律;

  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

  等一等

  遇到此类宣传,一定要避免头脑发热,先多征求家人和专业人士的意见,拖延一些时间再决定。

  随着现代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如果不小心陷入骗局,不仅影响心情,更可能损失一年甚至多年积蓄。

  合众人寿黑龙江分公司在“四看、三思、等一等”的基础上,总结制作出十项提示要点,真挚的提醒广大老年人和家属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捡漏,拒绝利益诱惑,远离陷阱,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一、不要轻易相信。遇到能够说出自己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要提高警惕,保持谨慎,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公安机关核实。

  二、不要放太多钱。不熟练操作网上支付平台的老年人,不要在微信、支付宝内绑定银行卡,只存少量零钱,银行卡尽量不开通网上支付业务,避免受骗后造成大量损失。

  三、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四、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经常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五、保持警戒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六、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七、不要轻易动钱。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尤其是需要银行转账,一定要警惕,绝不一个人去办理此事,要与家人商量,到银行后要一定要征询银行工作人员意见,不要轻易汇款。

  八、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九、甄选投资渠道。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渠道和科学的养老规划来解决养老问题,如利用社保养老,利用科学的商业养老保险规划养老。

  十、国家反诈APP。安装国家反诈中心软件,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如有发现自己受骗,及时报警处理。

责任编辑:江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