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9日讯(记者 杨帆)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在地球另一边的西非利比里亚,中国(黑龙江)第15批援助利比里亚医疗队的9名医生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中国医师节。“这是我从医的第13年,为了一份医者的职业信仰,在异国从事医疗合作工作,这个医师节有了特别的意义。”黑龙江第15批援助利比里亚医疗队队员、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安翥鋆说。
安翥鋆熟练掌握呼吸机、血滤机、床旁超声、气管插管、各部位超声引导穿刺等医疗技术,擅长各科危急重症病例的抢救性治疗。他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期间作为医大二院神经内科陈丽霞教授的学生,受原医大二院心内科邹亚男教授指导,在毕业前即已掌握心内科、神内科常见病诊治。2018年完成国家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并师承哈医大一院赵明雁教授,顺利攻读完成重症医学硕士学位。在工作期间,通过努力先后取得重症、心内、神内、呼吸、内分泌、药师等从业资质。自费购买仪器学习急症超声知识,门急诊执业期间,免费随访、指导门诊后用药300余人。
“目前,我是以内科医生身份受国家聘任来到利比里亚的,我们的到来他们很激动,据院长介绍,利比里亚缺少受过专业培训的本地内科医生,多是海外聘用来的外国医生,以及中国的援助医生。所以我想,除了为当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或许我可以在本地医生的培训上做一些工作。”安翥鋆说。

对于医生这份职业,安翥鋆觉得这份职业学龄跨度长,毕业到独立执业仍需要一个漫长的磨炼期,这期间离不开个人的持续努力,家人的支持。对他来说,选择从医,就等于选择了更有价值的人生,因为每每从死神手中救回一个病人所能获得的成就感是其他行业无法得到的,这种成就感迅速简单、直击人心。“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我已经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医生,在这些年抗击疫情的日子里、在新冠病房的支援工作中、在参加援非医疗队的日子里,都让我获得了自身价值感,不是所有的职业都能够有这个机会、能力回报祖国、回报社会的。”安翥鋆有点自豪地说。
对安翥鋆来说,这个节日也没有那么特别,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我就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能与其他8名中国(黑龙江)第15批援助利比里亚医疗队的队员,与JKFMC医院合作交流,做好医生的本职工作,做好国家赋予我的任务,向海外讲好中国医生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