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溪水。

甄长龙(左)与同事研判林区卫星遥感图片。
编者按
又是金秋好时节。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黑龙江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龙江发展、深情牵挂龙江人民,两次亲临黑龙江考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为黑龙江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起,本报推出“沿着总书记足迹牢记总书记嘱托”专栏,沿着总书记两次在我省考察的路线,采写系列人物报道,反映以他们为代表的龙江人民不忘嘱托感恩奋进、努力再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辉煌的生动实践。
殷切嘱托: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伊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习近平一直牵挂于心。习近平指出,过去林场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是为国家作贡献,现在林区全面停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同样是为国家作贡献。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是战略性的。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是一项艰巨任务,要广开思路、多策并举。在上甘岭林业局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他沿栈道察看原始红松林等珍贵乔木,听取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介绍,叮嘱林场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森林资源保护好。
夏末秋初,镶嵌在群山之中的溪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人。
溪水林场分公司经理甄长龙,每天都要到各处走走看看,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感受着它一点一滴的变化,甄长龙对现在的溪水无比珍视。
说起这几年溪水的变化,甄长龙非常感慨地说:“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伊春森工集团齐心协力打造下,溪水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红红火火,林业职工真正走上了靠生态保护增收致富的道路。”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考察调研时来到上甘岭林业局,走进红松林深处同正在巡山的护林员甄长龙进行交流。回想起6年前的情景,甄长龙说:“那天,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我巡护的面积和责任,还问了我从伐木工人转变为护林员的感受。记得总书记说,过去林场采伐木材是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现在林区全面停伐建设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祖国作贡献,并嘱咐我们一定要看护好这片森林!”
甄长龙说,他1980年参加工作,当过10年伐木工人,也当过森林巡护员,与大山相伴几十年,他亲身经历了林业人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养山的转变。
今昔对比,甄长龙说,最直观的变化是生活环境的改变。
过去,各家房前屋后的板棚子、院墙东倒西歪,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而现在的溪水是崭新而充满活力的,彩色的柏油路面,整齐干净的农家小院,路口的电子显示屏显示,此刻这里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这里的空气都带着清甜的味道。
现在,这里不仅有专业的保洁员打扫卫生,林业职工也会利用空闲时间义务劳动。林区百姓也改变了过去乱倒垃圾的不良习惯,自觉爱护美丽环境。
在溪水农家乐一条街的对面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醉蝶花谷,远远望去,那里绿茸茸的草木铺向天边,北欧风格的帐篷、木栈道小桥和溪流点缀其间。“这个花谷最初都是我们林业职工自发种植的,用义务劳动的方式建造了这个景区,这几年林业局公司在其中种植了不少有药用价值的花卉,既可以观赏又能增加职工收入。”
说到收入,甄长龙说出了他的另一个感受:“我们林业人的生活富裕了!”
跟随甄长龙走上溪水农家乐一条街,路的右侧是一家挨一家的民宿和饭店。甄长龙说:“从2016年开始,林场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乡村旅游,几名林业职工开起了农家乐。今年旅游太火了,中午家家饭店翻台,晚上住宿房间都得提前预订。”
从2018年伊春森工集团挂牌成立后,溪水林场分公司发展起多种林下经济,林业局公司设置了130栋香瓜大棚、300余栋木耳大棚,职工缴纳相应的管理费就可以在大棚里种香瓜和木耳,还有树莓、草莓等,收入好的一年能挣几十万元。不想自己做项目的林业职工和附近百姓,只要勤劳肯付出,在林业局公司打工也能长期有活干,每天也收入100元~300元不等。
甄长龙自己的收入,仅工资就从2016年的不到3000元涨到现在的4500多元,他和家人还参与了一些林下北药项目,收入也不错。
随着溪水越来越好,不少已经离开林场生活的职工又回来了,一些年轻人留在溪水发展事业,大家觉得在家乡收入不低,生活很舒适,前途很光明。
甄长龙说,还有一个更让人欣喜的变化是,溪水人真正认识到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
从昔日伐木工人变成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再到如今,树立向森林要食物的理念,打造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红松嫁接、轻基质育苗、生态经营示范林等新理念、新技术改变了林区传统的营林育林方式,也让甄长龙和他的同事们对林区的未来充满信心,一个产业兴、职工富、生态美的溪水正迎面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