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玉米深加工的产业链在不断延伸。玉米的“变身之旅”是怎样的呢?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栏目视频

天气变冷,热饮畅销。玉米汁成为不少人喜爱的饮品。这杯玉米汁,连杯子和吸管都是由玉米“变成”的。

田间地头的金黄玉米,经过收割和脱粒,搭上运输卡车,来到加工厂,开启了“变身之旅”。整车的玉米粒进入专用的输送通道,先过“安检”,目的是把石子、沙土等杂质清理出去,得到净粮。

接着,玉米粒要在密闭的钢罐里,泡一个“酸性澡”,然后再经历研磨机和离心机的“千锤百炼”,生产出淀粉、糖类及氨基酸。这些主要深加工制品在保证粮食安全和营养供给的同时,就算“提前毕业”了。另一部分还可以再利用的玉米原料则继续“变身之旅”。
现代化的加工舱内,这种玉米辅料在高温下变成液体,被注射到模具内,有制造吸管的模具,也有制造刀叉的模具。

经过冷却,由玉米“变成”的吸管、刀叉、杯子、盘子等各种日常用品终于“揭开面纱”。和最初相比,现在它们身价倍增,市场需求旺盛。这些玉米深加工制品废弃后,可以在土壤中降解,从而实现“从地里来、回到地里去”的循环。

中粮生物科技项目负责人崔兆宁:玉米是“变身”最多、最复杂的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到深度加工,到高附加值加工,越变附加值越高、应用领域越广。现在,玉米精深加工已经形成一条“黄金产业链”,玉米高附加值转化也能使农民受益其中,从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责任编辑:宋蔚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