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质肥沃、资源丰富,黑土耕地面积1231万亩,年生产粮食650万吨左右,约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1/10,中国每五十碗米就有一碗来自建三江。
黑土地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黑土地,事关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事关生态系统平衡稳定,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敲槌!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而又庄严的法槌声,建三江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在建三江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林某某在未获得相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私自在鸭绿河农场某作业区林班内使用农用车开垦林地并种植水稻。经鉴定,林某某毁坏林地面积为0.824公顷(12.36亩),非法占用林地的森林生态修复费用总价值为8240元。公益诉讼起诉人认为,该案被告人虽已受到刑事追究,但仍应承担民事责任,主张林某某赔偿被毁坏林地森林生态修复费用及鉴定费用。建三江人民法院积极实践民事惩罚性赔偿制度,综合考虑实际案情与检察机关意见,最终以调解方式结案,林某某于当日将公益诉讼起诉书的诉求主动履行完毕,达到惩治违法犯罪、修复土地资源、赔偿经济损失“一判三赢”的法律效果,起到办理一件案件、保护一片土地、教育一方群众的社会效果。
五年来,共审结涉相邻污染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承包合同等各类环境资源民事案件600余件,有力凸显了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成效。
让土地资源破坏者
“变身”生态环境修复者

2017年,被告人渠某某私自将位于前进农场的一般生态林陆续开垦为耕地用于种植水稻。经审理,法院认为渠某某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同时责令被告人在毁坏的林地上按其向林业部门的保证补植树苗,保证树苗三年内成活率达到85%以上。该案体现了建三江人民法院深入贯彻新时代环境资源司法理念,引入“复植补种”生态修复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保护质效,实现教育与惩戒双重目的,坚持用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司法手段守护辖区的绿水青山、蓝天黑土。

组建专业团队。建三江人民法院按照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建设要求,整合审判资源,建立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协同审判格局,全面提升人民法院环境司法服务和保障水平。

构建立体保护模式。建三江人民法院与公安、检察及相关行政机关就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协同多次召开联席会议,统一环资案件裁判尺度,不断总结案例审判经验,形成多部门依法惩治破坏黑土地资源违法犯罪的合力。

发挥司法教化功能。在庭前环节,法官加大释法力度,让被告人充分认识到破坏黑土资源的危害并自觉自愿采取修复措施。在庭审环节,法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并增加检察院、法院帮教和被告人忏悔环节。在刑罚执行环节,将被告人修复成效、履行义工等情形纳入社会矫正成效考评范围,真正引导行为人实现从土地资源破坏者到生态环境修复者的“变身”。
讲好保护故事
传播法治声音

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建三江人民法院将每年“全国土地日”所在周设定为黑土地保护周。今年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建三江人民法院干警来到田间地头,开展“保护黑土耕地,端牢中国饭碗”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公众自觉保护黑土资源,保护环境,守卫家乡。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施行以来,建三江人民法院向种植户生动阐释条例内容,将课堂搬到稻田间、粮堆旁、杨树下,并且缩短课时、常宣常教,警示违法后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利用黑土地的积极性,保护利用黑土地的良好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在第51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建三江人民法院深入走访辖区企业、小区、广场,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宣传册,讲解全国法院审判实务中野生动物资源破坏等典型案例,耐心介绍法院公益诉讼相关规定,同时呼吁大家拨打12309积极举报公益诉讼线索,凝聚环境保护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