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1月12日讯 (记者 许诺 王亮 杨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加快推进部省共建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聚融示范区。”省人大代表贾秀芳说,《黑龙江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也均提出,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学校和特色专业,初步建成高水平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农业职业教育全国样板。
“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要解决人才培养符合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解决人才愿不愿意投身农业农村建设的问题。我建议,大力推进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加大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和质量,推进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精准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建设高质量农业人才教育体系。”贾秀芳说。
贾秀芳表示,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推进职普融通迫在眉睫。基于农业现代化人才教育体系,应该结合农业人才的培养特征,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机融入农业职业启蒙、职业认知、职业体验教育,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手脑并用能力;在高中阶段建立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业专业交流的合作机制、促进职普资源互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素养等都是职普融通的重要内容,因此,整体上需要系统规划、分环节融合,构建起职普融通的“立体化”实施体系。
贾秀芳认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推进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融合应用,职业院校要基于需要重新定位农业应用技术人才等实践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构专业能力体系,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力量,把农业现代化应用程度高的优质企业引进校园,量身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对接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技能的新要求,创新农业人才培养体系。
贾秀芳建议,分别建立骨干企业和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谱系、建立职业院校专业企业岗位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矩阵和专业动态评估体系、建立以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和实践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模式及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等,使专业建设目标清晰、企业需求对接有序、学生就业水到渠成。同时,积极探索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培训基地”“返乡农民工培养基地与再就业基地”“紧缺农业现代化人才改革试点区域”等,持续对接乡村产业,建立帮扶合作的长效机制,做优农业现代化人才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龙江职业教育要主动出击,勇挑农业强省建设的人才培养重担,推进职普融通,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更多适应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现代化产业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振兴乡村注入更强劲的动力。”贾秀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