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2日讯 在富拉尔基区华电5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现场,忙碌的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着机械。随着首台风机吊装成功,激发了基建人员无限热情,为最后并网发电发起冲锋。
眼下的鹤城大地,不仅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各大生产车间同样在赶生产冲订单,广大生产建设者们众志成城、奋力拼搏,为顺利实现首季“开门红”,加快推动我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筑牢坚实的桩基。
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每一个专注的神情,都是奋进争先的生动表现。在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内,万吨水压机正对一个硕大的钢锭进行着打磨,将其按照规定图纸的尺寸进行锻造,每一下重锤都会锤落固定件上的一层“废物”,使其逐渐趋于完美;在建龙北满双高线生产车间内,火红的线材从吐丝机中喷出,仿佛绚烂的烟花,高温带来的灼热感并没有让工人畏惧退缩,反而是线材冷却后带来的可观经济利润让工人们动力十足。
春风荡漾,吹拂着齐齐哈尔市经济在新一年中扬帆起航。
首季定全年,开局赢全局。今年年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在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齐齐哈尔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扩内需、促消费,在质的提升中实现量的快速扩张。
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在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市对2023年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要举非常之力、用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把更多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发展上来,加大抓招商、上项目、扩投资、促消费力度,推动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鹤城建设新篇章。
春节刚过,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招商队伍就启程奔赴四川,紧锣密鼓进行项目考察,工作人员通过多次线上、线下沟通,成功在开年之际签订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为新一年招商引资工作打响“开门炮”。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项目的成功签约就如同导火索一般,在全市上下引发了“连锁反应”,各县(市)区要么进行项目签约,要么加快脚步开展新一轮招商引资部署工作。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既要招得来,也要留得住。近年来,我市全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甘当企业发展中的“店小二”,以领导包联的形式确保企业加速发展。为了使去年未完成的项目早日复工,年初市级领导带头下沉企业开展“敲门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全力推动复工复产。针对企业资金短缺问题,采取首贷培植、贷款贴息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贷款门槛和成本。
产业项目对于拉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市去年启动了产业链供应链行动计划,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央企、龙头链主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集中力量培育壮大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加快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产业。今年,我市在产业项目招引和储备上,依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开展,在寻觅省重点项目储备的同时,做好市百大产业链项目的积累。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省重点项目的收纳工作,目前已经收纳超47个项目,其中风电项目较多,数量创近几年的新高。”市发改委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陈连明告诉记者,自我市去年圆满完成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后,就已经为今年的省重点项目进行科学谋划。我市始终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把项目谋划放在第一位,紧抓不放,让项目“进清单、排好队、滚动储”,形成了项目储备全方位、宽领域、高质量的良好局面。同时,我市将今年定为“产业项目建设年”,将集中全市力量大打一场产业项目攻坚战。
有了良好的项目,更需要有完善的政策作支撑。年初,我省发布《关于促进全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0条“干货满满”的重磅措施,无疑给我市奋力争取首季“开门红”打了一针强心剂。为此我市也根据自身特点,以省20条为基础,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从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速释放消费潜力、加大外贸支持力度、助推市场主体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质效5个方面共计23条措施,推动我市经济加速恢复整体好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揽子”的政策红利给我市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支撑,使我市冲刺首季“开门红”的道路更加平坦顺畅,为我市跳起摸高,从“走”在全省前列到“跑”在全省前面注入了强劲动力。(齐齐哈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