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9日讯(记者 霍枭涵)近日,黑龙江省首届“龙江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暨2023年省“五一劳动奖”颁奖仪式举行,黑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栾晓燕荣获2023年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从桃李年华到天命之年,13800多个日夜,龙江农业奋斗路上总有她耕耘不辍的身影,她就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人称“金豆娘娘”的栾晓燕。
栾晓燕,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农业农村部大豆种植指导组专家,黑龙江省大豆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第九届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

扎根黑土,钟情大豆
参加工作以来,栾晓燕一直扎根黑土工作在育种一线,经历了科研启蒙、薪火相传和独挑大梁,并作为带头人创建了“大豆优质抗病育种学科”,共培育品种54个,推广至全国的12个省区,在不同时期推动了龙江乃至全国大豆生产的发展。
近十年,栾晓燕带团队选育高产多抗、高油、高蛋白系列大豆品种28个,实现了大豆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与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品种创新的重大突破,标志品种的多抗性填补了国审兼抗病毒病、灰斑病、孢囊线虫病品种的空白,已成为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主栽品种,为国家大豆产业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耕耘黑土,振兴大豆
大豆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大豆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推动了龙江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近五年“黑农号”大豆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000余万亩,增收大豆6.6亿公斤,创社会效益33亿元。“黑农84”品种连续5年被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推介为适应区的主推品种,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2000万亩,已成为近三年黑龙江省推广面积前两位、全国推广面积前三位的大品种,2022年“黑农84”在内蒙古的扎赉特旗实现了303.5公斤的亩产量,创造了内蒙古旱作大豆的高产纪录,被评为全国大豆高产竞赛“金豆王”第6名,为国家大豆扩面增产、推动产能提升、产业绿色发展,保障食用大豆安全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情系黑土,服务三农
栾晓燕连续多年承担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任务,无论风吹雨淋,还是酷暑严寒,她都不辞辛苦地奔波在下乡送品种、送技术的服务中。近三年,栾晓燕通过科技助农在线帮、惠农大讲堂等线上、线下、田间地头多种形式培训农民及技术员6万余人次,发送科普信息、资料2万余份,为黑龙江省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做着自己的贡献。
多年来,栾晓燕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项6项,并获黑龙江省三八红旗手,省脱贫攻坚个人嘉奖、省直机关“五一巾帼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