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龙江与世界相拥
6月15日
第三十二届哈洽会正式拉开大幕

展会,是观察一个地区经济活跃度的风向标。哈洽会自1990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31届,共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余万中外客商参会参展,累计成交额近3万亿人民币,成为了国家级的国际性经贸盛会,是中国联通世界市场以及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33年来
哈洽会从诞生到成长为
龙江相拥世界的大平台、大通道
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第一阶段
1990年——1991年:“中国对苏联、东欧国家经济贸易洽谈会”

合作国家是苏联和东欧国家,贸易形式基本为易货贸易。
第二阶段
1992年——1995年:中国哈尔滨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

按照当时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南联北开,西进东出”和“置经济腾飞于外向经济循环”的战略思想,开始邀请日本、韩国、东南亚、港澳台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贸易形式由“双边、易货贸易”向“多边、现汇贸易”转变,现汇贸易比重逐年扩大。
第三阶段
1996年——2004年:“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

洽谈会开始邀请俄罗斯及东欧之外的国家参展和参会,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国际化办展。1996年更名为“中国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为“哈洽会”,“哈洽会”品牌也因此沿用至今。“哈洽会”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以俄罗斯为主、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服务全中国”的特色办展之路。
第四阶段
2006年——2014年:“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实现了由地方边境贸易洽谈会向国家级和国际性盛会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及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开展深入对接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五阶段
2014年至今:哈洽会与中俄博览会花开并蒂

2014年,中国—俄罗斯博览会新姿登场。哈洽会,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拉开了大幕。

共享开放合作新机遇
共拓投资合作新领域
共绘人文合作新画卷
走过33载的哈洽会
已经成为黑龙江向北开放
连接东北亚经济贸易的纽带
她正发挥着独特魅力的“龙江磁力”
吸引越来越多的五洲宾朋
关注龙江、相聚龙江、助力龙江
今天
这样的磁力仍然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