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创新驱动新龙江》,来看哈尔滨工程大学,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深化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推进成果落地转化。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装置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研发海洋环境下的多功能水下机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杜雪介绍,这是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水下国之重器,科研人员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开发它的大脑,加入更优势的算法,让它听得更远、看得更清、想得更全面。
中国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哈尔滨工程大学创造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对于海洋工作者来说,声音辨识尤为重要,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综合水池实验室,科研团队正在进行我国首套船舶声纹信息模拟装置的试验工作。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李海超介绍说,团队正在进行共振增效操作,它能够实现船舶水下噪声的改变,达到以真示假的目的,未来能够应用于深海养殖、深海捕捞等领域。
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可以更好服务龙江振兴发展。哈工程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依托导航制导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将国防用途的惯性导航系统小型化,应用到民用船只和汽车等设备上,打破了国外对这一类型产品的垄断。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吴磊表示,这一产品目前已经出口到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用于船只的安装。同类型的产品成本及销售价格均低于国外产品的50%。未来,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将实现批量生产。
目前,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运载器导航技术研究所成立了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成功将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到产业应用。据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婷婷介绍,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船海装备制造、自主导航、数字海洋以及数字舰船四个业务方向,目前公司已是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预计到今年年底我们的营业收入可以达到近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