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油稳气增 志向百年
2023-10-05 07:34:5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继红 李民峰 刘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日前,在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北广场,伴随着深情的《献花曲》,工作人员将花篮整齐摆放到铁人王进喜雕像基座上,现场全体人员向铁人王进喜雕像三鞠躬。

  2023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3年。多年以来,大庆油田油气生产持续保持良好态势,进一步巩固了我国重要油气生产基地地位。

  截至2022年底,大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20年,开创了“稳油增气、常非并进”新格局。

  科技创新自立自强——“赋新能”

  翻阅大庆油田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

  今年3月26日,大庆油田实现累计生产原油25亿吨,占全国陆上原油总产量36%。如今,想要持续保持4000万吨以上油气产量当量的高质量运行,仍须运用科技手段对抗油气田开发的自然递减规律,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新动能。

  水驱是实现长期稳产的主体技术。从石油大会战时期,大庆油田就创新形成了大型陆相多层砂岩油田注水开发理论及配套技术。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们又以控水提效试验为引领,攻关形成了开发区级整体建模数模一体化、新一代注水调整等关键技术,首次实现了“百层、万井、千万节点”油藏模拟及不同类型剩余油个性化定量表征,填补了国内超大规模整体模拟技术空白。

  在发展水驱的同时,大庆油田还根据不同阶段油藏开发的实际特点,建立形成了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两套三次采油技术系列,并且始终保持世界领跑地位,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三次采油研发生产基地,三次采油产量累计突破3亿吨,年产量连续21年超千万吨。“到‘十四五’末,大庆油田应用化学驱技术年产量将实现1100万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企业技术专家侯兆伟说。

  化学驱后仍有40%的原油残留地下,如何进一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实现水中找油、水中捞油,是世界级开发难题。

  科研工作者们正坚持“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思路,针对化学驱后储层及流体渗流特征,揭示自适应“堵、调、驱”驱油机理,研制自适应调堵剂,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控制低效无效循环;研发自适应驱油体系,激活聚并分散的剩余油,实现自动调整、均衡驱替;同时积极探索二氧化碳驱油、微生物采油等技术,为老油田“焕发青春”做好技术储备。

  原油生产精准开发——“辟新路”

  审视大庆油田原油开发形势:长垣主力油田采收率已超55%,长垣外围增储上产的区块总体处于零、散、小状况,产量、效益双重压力日益紧迫。

  为此,大庆油田成立工作专班,以系统思维整合各类生产要素。采油一厂结合南一区西部开发生产特点,创新发展4项开发调整技术,力争在产能建设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效益稳产。

  2021年,产油30.4万吨;2022年,产油73.5万吨;2023年截至9月20日,已生产原油81.6万吨,年底将突破100万吨——近3年的产量曲线表明,南一区西部区块已呈现出明朗而强劲的上扬趋势。

  在国内勘探开发由常规油向非常规油过渡的大背景下,难采储量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原油稳产的重大战略接替。采油九厂作为开发主战场,非常规油开发展现了巨大的资源潜力。

  2018年,大庆油田就在采油九厂龙西地区开辟了塔21-4致密油效益建产示范区,积极探索致密油效益建产新路。该示范区目前已投产油井208口,年产油10万吨以上。

  “与常规产能建设模式对比,示范区节省投资数亿元,实现了当年布井、当年建产。示范区的经济、财务和产量指标,均高于方案设计的目标值。”采油九厂致密油项目部商务副经理王为说。

  天然气上产多措并举——“快发展”

  “稳定松辽、加快川渝、突破塔东、高效建库”。近年来,大庆油田将天然气业务作为战略性、成长性工程来抓,持续攻关多类型气藏规模高效开发,统筹推进产供储销一体化协同发展,已实现连续12年的产量持续增长。

  今年年初以来,采气分公司(储气库分公司)紧紧围绕25.5亿立方米产量目标,在低产低效井治理、气井时率效率、措施增气、新建产能落地、积极拓宽外输渠道等工作上全面发力,截至9月24日,天然气产量已达到19亿立方米。他们还首次全程筹划建设并全过程自主管理了增压建设项目,徐深6集气站所辖8口气井产出的天然气通过增压外输,单日增压能力达到15万立方米。

  “今年9月初,我们上线验收了油气生产物联网项目。该项目包含了149口单井、29座站场的数字化工艺改造和两座生产指挥中心的建设,新建了无线网桥基站58套、光缆线路210公里等,这双‘千里眼’的建设,为气井安全生产增添了更多保障。”采气分公司(储气库分公司)气田管理部副主任张海龙说。

  生产一吨气烃就是增产一吨原油,回收一吨油烃就是减少一吨原油损失。近年来,天然气分公司大力推行“4433”战略规划,陆续建成投运萨南深冷装置(二套)等,接管川渝区块油气加工站场,产能规模大幅增长,油田天然气深冷率、原油稳定率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天然气集输量、轻烃产量等主要生产指标均超计划完成。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