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颁奖大会在大庆油田举行
2023-10-17 08:56:19 来源:东北网-大庆日报  作者:白玉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作品奖获得者(右二为杨中华、右三为于晓宇、右四为王剑飞、右五为戴立然)

忽培元代表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评委在颁奖大会上发言

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提名奖获得者(右二为张海波、右三为徐信科、右四为张永波、右五为曹立光)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六作业区北二十集输班工人安然(张海波)以诗歌集《漫时光》获得提名奖

  新闻背景

  10月12日,中国文坛瞩目的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颁奖大会在大庆油田举行。

  中华铁人文学奖,是以铁人王进喜命名,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写“铁人文学奖”奖名,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最高级别的文学大奖。

  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共有216部作品参评,共评出46部(篇)作品奖和14名个人奖。

  此外,对“中华铁人文学奖”和铁人文学专项基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阎三忠、何建明、王作然被授予“中华铁人文学奖”特别贡献奖;路小路、杨利民、赵钧海、赵香琴等11名石油石化系统作家获得“中华铁人文学奖”成就奖。

  10月8日,铁人王进喜百年诞辰的日子,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在北京揭晓。10月12日,在大庆油田颁奖。这是继第四届在大庆颁奖后,再回大庆,在铁人诞辰百年的节点,以文学的形式向铁人致敬。

  “中华铁人文学奖”已走过25年光阴

  有后来者,定有先行者。

  石油题材的文学作品,诞生于激情燃烧的“我为祖国献石油”中,萌发于新中国火热的生产建设中。

  当一批又一批石油人走向石油勘探开发第一线时,我们的诗人、作家,也拿起了手中滚烫的笔!

  先行者,是大批的老一代著名诗人、作家们!

  回首往昔,1999年11月26日,一件石油文学的盛事引发广泛关注——那一天,在人民大会堂,首届中华铁人文学奖隆重颁发!

  其中一项重要的奖项——中华铁人文学奖荣誉奖,颁发给了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张光年、刘白羽、张天民、魏巍、韶华、李若冰等,已故作家李季、徐迟、杨朔、闻捷、魏钢焰、孙维世、玉杲等被追授了纪念奖。

  石油与文学的发展相得益彰、相互激励。

  正是这些钟情于石油的老诗人、老作家们,用他们饱含深情的作品汇成了中国石油文学最初的源头。

  据了解,率先倡导成立中华铁人文学基金会、创立中华铁人文学奖的是焦力人老部长,他是一位从延安走来的革命家。

  1998年7月8日,铁人文学基金会第一次会长会议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大楼举行,这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石油石化行业最高的文学大奖,是由中华铁人文学奖,由中华文学基金会、铁人文学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共同主办,旨在传承弘扬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自1999年首届颁发至今,已走过25年历程。

  佳作频出大庆有8部作品及个人获奖

  “时光与石油镌刻的历史之书,采撷升腾的地火,记录熹微的晨光,穿云海,越叠嶂,展示着石油人四海求索的光辉岁月,那些饱满的情感透过千米地层,在一词一句、一人一事中充满张力又意蕴旷远。”

  如大会颁奖词所言,为石油而歌的作者们,与石油人血脉相融,彼此相知,佳作频出,新人不断涌现。

  记者在颁奖现场获知,大庆共有3部作品获得正奖,5部作品获得提名奖,另有1人获得中华铁人文学奖成就奖。

  杨中华,70后,大庆油田第六采油厂第五作业区509班工人,中国作协会员。他创作的小说《余韵》获得中短篇小说奖。

  杨中华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石油人后代,石油已融入他的生命。在小说创作中,他以大庆油田为背景,描写铁人后代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展示他们如何认识世界、认识生命,从而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小说《余韵》讲述了油田“新生代”秦楼的故事,内容有出处、有依据,素材来自东北黑土地,来自大庆的滋养。

  于晓宇、王剑飞、王冰分别工作于大庆油田文化集团、大庆油田钻探工程公司,他们创作的《千难万险,吾往矣》获得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作品讲述了大庆第三代铁人李新民的故事,选取了李新民鏖战海外为国找油、为民族争气的工作片段,用文学手法再现惊心动魄的历程,同时将温馨的生活片段穿插其中,让读者感受到石油人家属藏于心底的牵挂和同样博大的胸怀。

  戴立然,黑龙江省文联原驻会副主席。他创作的《铁人在非洲》获得戏剧文学奖。

  《铁人在非洲》以“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大背景,以全国劳动模范、时代先锋、最美奋斗者、“第三代铁人”李新民等多位中国海外石油人为原型,讲述了一群“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了祖国的能源安全,为了实现铁人老队长的梦想,在遥远的非洲苏丹,打井找油、奋斗创业的感人故事。

  此外,大庆油田的张海波、张永波、徐信科、崔英春以及大庆市的曹立光分别以诗歌集、散文集等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获得提名奖。

  值得关注的是,来自大庆油田井下作业分公司的女作家赵香琴(已退休),荣获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成就奖。

  “中华铁人文学奖”永远的文学品牌

  隆重的颁奖大会上,国务院参事、中国传记作家协会副会长忽培元,代表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评委,发表了深情的讲话。

  他说——

  这是文学的盛事,更是隆重纪念铁人的盛会。大庆是铁人王进喜及其职工队伍战斗创业的石油圣地。我曾有幸在大庆学习工作了近4年,这里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几代大庆人的辉煌业绩和动人事迹,给了我文学创作的巨大动力与精神滋养。我在大庆完成的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庆人的故事》,成为了工人和大学生至今朗诵不断的名篇,也曾荣幸地获得中华铁人文学奖。这是大庆油田对我的最高褒奖,更重要的是陶冶了我的思想灵魂,使我终身受益。

  “中华铁人文学奖”是以弘扬铁人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繁荣工业文学创作为鲜明特色的我国文学奖项。从1999年首届在人民大会堂颁发到现在,已在全国文坛产生很大影响。除了石油石化系统有大批作家投入创作,还有更多的全国著名作家深入石油生产一线,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何建明、贾平凹、刘恒、雷抒雁等全国当代著名作家和诗人都到油田深入生活,作品纷纷获奖。

  文学界看重石油题材创作和石油战线重视文学事业,是有优良传统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焦力人老部长就邀请李季、李若冰等著名诗人,以后又有刘白羽、孙维世、魏钢焰等这些著名诗人和作家在玉门、柴达木和大庆油田挂职锻炼、采访体验,写出了大量反映石油工业的著名文学和戏剧作品,使“石油文学”这个称谓在全国文坛叫响,同时带出了一支延续至今的石油文学队伍。

  用油不忘王铁人,吃水不忘打井人。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继续滋养鼓舞着新时期作家们。

  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评委会认为:第五届获奖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石油石化工业深化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体现了石油石化职工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当前,石油石化和海洋石油工业正处在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之中,能源工业已经走进了天然气蓝金时代。石油石化战线承担着人民对新征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能源保障重任,石油文学将无愧于伟大的变革时代。我坚信,在中华铁人文学奖的激励下,石油产业和文学事业必将会有更大的繁荣与发展。

  “中华铁人文学奖”是石油文学的品牌,更是永远的文学品牌。我愿意永远为之努力奋斗,为之鼓与呼!(来源:东北网-大庆日报)

责任编辑:宋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