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6日讯(记者 许诺)26日,哈尔滨市委召开“牢记嘱托 奋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打造“创新引领之都”专场。会上,哈尔滨市发改委总经济师吕爱珠表示,哈尔滨市加速科教资源利用和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吕爱珠表示,2022年,哈尔滨市启动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哈尔滨市产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速科教资源利用和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时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导向、重大产业布局,立足哈尔滨市基础优势,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持续壮大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千亿级支柱型产业集群,培育百亿级引领型产业集群。
创新基础设施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目前,哈尔滨市拥有1个“国家大科学工程”、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国家级创新基础设施。其中,“大科学工程”被誉为“科创基石”,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是东北地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以模拟真空、高低温、电磁辐射等空间环境因素,为我国重大航天工程提供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型号产品试验标校环境,目前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诸多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项目的建成将为我国发展深空、未来材料以及未来生物等未来产业提供动力源及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哈尔滨市发改委将深入实施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大科学工程的优势,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不懈把科教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具有哈尔滨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