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牡丹江 牢记嘱托谋发展 奋楫阔步开新局
2023-10-31 08:23:1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晓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北一半导体IGBT模块洁净车间。由北一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全国食用菌(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展销现场。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恒丰纸业工作人员正在使用AR眼镜对设备进行巡检。郭莹莹摄

  牡丹江北方远东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项目施工现场。本报记者刘晓云摄

  黑龙江日报10月31日讯 金秋十月,豆荚摇铃,稻谷飘香,牡丹江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释放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澎湃动能。

  10月7日,牡丹江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代守仑向全会作工作报告时,传递出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创新突破、实干担当的精气神。

  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牡丹江提出,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总遵循、总纲领、总指引,在看齐、紧跟上下功夫,在实干、笃行上见成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制定真抓实干的施工图和落地落实的任务书,奋力开创牡丹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加快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全会报告从七个方面梳理了今年以来全市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情况,体现了市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力打好经济建设和能力作风建设两个“翻身仗”,在解放思想、拼搏赶超、锐意进取中,奋力推进牡丹江高质量发展的实干作为。

  A 坚持“发现问题即调度” 推动经济发展强劲复苏

  今年以来,牡丹江市委坚决扛起稳增长政治责任,加强对经济工作全过程统筹、全方位督导,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即发现即调度,对经济运行进行月点评、季分析,对重点工作和项目压责任、督实效,制定《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全流程工作规范》,“一企一策”助企纾困,推动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向上向好、快速恢复,多项指标创近年来最高水平。1月至8月,省定8项重点考核指标中7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其中,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1位,两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分别连续4个月和2个月居全省首位。

  B 坚持产业立市兴市强市 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在百威牡丹江啤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罐罐听装啤酒从崭新的生产线上鱼贯而下。车间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该公司新上的听装及纯生生产线项目,新投产的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3.6万听啤酒,产能为12万吨/年。

  牡丹江万鼎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该公司总经理表示,今年企业再次扩产扩能,上半年增加4条新生产线,目前,已建有11条生产线,日产450吨左右,前八个月公司产值实现了较快增长。

  在阳明区桦林工业园区,国际化标准的集科研、生产、国际合作为一体的石墨新材料精深加工研发生产基地——奥丰高性能碳基材料产业基地项目正在加速建设。球形车间负责人介绍,碳化车间正在进行生产线安装,提纯车间8月底已试生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牡丹江“百亿级”石墨全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项目。

  牡丹江工业经济加速提振的态势,得益于该市对逐个骨干企业开展精准调度、推动稳产达效,奥丰石墨采选、百威听装生产线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全市19个工业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1月至8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

  今年以来,牡丹江市坚持产业发展“首要地位”不动摇,找准新的突破点和增长极,聚焦林木林纸、生物医药、寒地建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专项行动,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响水·稻米公园”、绥阳黑木耳小镇等项目加速推进。特色农业扩能提质,“菌菜牧林药”规模持续扩大,成功举办全国食用菌(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国际蘑菇协会授予该市“黑木耳产业创新基地”称号。消费市场蓬勃复苏,通过搞好“夜经济”、举办“爆点”文旅活动等方式让消费市场火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1月至8月,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分别增长24.6%和9.7%,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2.3%和48.9%,镜泊湖风景区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项目招商加力提速。牡丹江紧抓招商引资“生命线”,以市场化为方向重构招商工作体系,压实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招商责任,建立外出招商报告制、跟踪督办制,推动“四大班子”齐上经济发展“主战场”,掀起全域全员招商新热潮。1月至8月,全市招商到位资金443.4亿元、增长47.7%,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6个、增长34%。

  只争朝夕推进项目建设。牡丹江今年开春至今已组织六轮项目集中开工,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极限施工制”,压减所有在建项目工期10%以上,推动林海水库、建堂水库、万鼎乳业万头牧场等项目工期进度大幅提前。截至8月,全市开复工重点项目353个、开复工率达97.5%,提前完成全省“夏季会战”目标任务。

  C 坚持以改革强机制以开放增活力 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8月26日,恒丰纸业举行年产4万吨绿色低定量特种涂布纸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3.38亿元,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特种涂布纸4万吨,新增营业收入5亿元。“这个项目也是恒丰纸业立足做大做强主业,实现再造一个恒丰、跨越发展的实践举措和重要支撑。”企业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而在年初,恒丰纸业有77栋楼房,因历史原因自20世纪50年代至2023年年初未办理房照。为使企业轻装上阵,全力抓生产投研发拓市场,牡丹江市工信局协调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等部门,积极查找办证依据文件,理清历史脉络,研究解决办法,确定解决路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目前,已经发放了76栋房屋不动产权证,其余1栋正在办理中。

  牡丹江围绕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这一目标,保障生产要素,力促重大项目建设上新台阶。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行政许可事项实现“一账清”,1054项政务服务事项达到全国最优标准,全市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2%。该市在全省营商环境目标考评中进入优秀行列,获评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

  牡丹江坚持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创新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全面实施“管委会+公司”改革,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新模式,创建94个专业产业园,搭建“产业专班+事业部”组织架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建立107个分布式服务网点,推动71项便民高频事项下放至城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办成事。

  充分释放“一区引领、多区联动”溢出效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自贸区绥芬河片区新生成创新案例22项,《深化金融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案例获国务院充分肯定,综保区新入驻企业134户、贸易额增长181.9%,“龙江一号仓”和国门电商基地加快建设,绥芬河市场采购贸易试点首单货物出口俄罗斯,新开通9610跨境电商贸易方式,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海外仓揭牌运营。

  D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在爱民区大庆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适老化样板间内,摆放着老年人可穿戴监护设备、“一键通”居家呼叫设备、水浸式智能报警设备、老年人无线便携报警装置、独居老年人电子门卡、燃气报警器等适老化产品,老人们现场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随后将有工作人员上门为其安装。

  日前,牡丹江市民政局举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现场选定活动。这标志着该市免费为6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工作正式启动,将有利于切实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牡丹江深入实施民生振兴计划,着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振兴发展成果。全市加大城市改造提升力度,维修改造市区主次街路57条、污水管网36公里,改造老旧小区9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1.2万户。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10家三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入选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城市,获评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原则,在全省率先突破涉法涉诉房地产产权证办理瓶颈,5.4万户办证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办证数量居全省首位。创新开展“访在家门口”专项行动,全市信访目标考核综合排名连续三个月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夏天,牡丹江市上下闻“汛”而动、日夜奋战,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累计转移群众4.2万人,全市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情况。用一周时间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夺取了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大胜利。

  E 牢记殷切嘱托扛起使命担当

  在新征程上,牡丹江市委奋力谱写牡丹江全面振兴新篇章。市委全会提出:要立足国家所需、龙江所谋、牡丹江所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积极推进龙江“三个基地、一个屏障、一个高地”建设,着力打造高质量农产品示范区、生态林业经济示范区、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区,争当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排头兵,加快建设东北亚更具影响力、竞争力的区域中心城市,为龙江全面振兴、建设现代化强省作出牡丹江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要强化机遇意识,准确把握国家和省政策导向、投资方向、项目投向,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策划、产业谋划,切实让政策红利在牡丹江充分落地、结出硕果。要主动出击、主动谋划、主动作为,对全市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机遇,逐一深入分析论证,形成推动成果转化的具体方案,切实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要全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做大全市经济总量,推动四城区六县(市)谋划GDP突破100亿元、200亿元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赶超跨越步伐。要锚定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完善发展思路目标,实施务实有效举措,扎实做好拉长板、锻新板、补短板、固底板各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为此,激活创新动力、开放动力、改革动力,制定真抓实干的施工图和落地落实的任务书……谋划未来发展,牡丹江思路清晰、信心满怀。

  F 全面对标对表奋力开创新局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牡丹江市上下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本次全会作出一系列工作新部署。

  认真落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构建具有牡丹江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模式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保障机制,“一业一案”构建产业创新体系,“一企一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健全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科创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四大保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聚焦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复兴、振兴、新兴“三大产业工程”,完善政策配套和要素保障,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聚焦全市有基础优势、能快速突破、牵动力强的产业,实施产业专项行动,全力打造全国百亿级林木林纸产业、全国原料药代工药特色药新基地、全国寒地建材试验基地和生产基地、世界级特色农业新名片、国际电商中心城市、全国文化旅游金地标、东北亚动漫之都、全国绿色清洁能源示范区,加快形成更多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恒丰纸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祥表示,牡丹江市委坚持在全国全省大局中谋划推动牡丹江发展,系统回答了未来“发展什么”和“怎么发展”的问题,这进一步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认真落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牡丹江市绿色有机认证面积接近实际种植面积50%,“菌菜牧林药”特色农业始终在全省、全国有位次、叫得响,农民收入连续二十年领跑全省。该市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鲜明导向,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振兴计划,综合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赋能传统农业,实施品牌、科技、数字、模式、创意、标准、绿色、电商、文旅、金融“十大赋能行动”,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十村精品“千百十示范工程”,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市。

  认真落实“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重要指示,打造独具魅力的全国知名文化旅游名城。通过开展旅游市场环境大整治、构建文旅融合创新大棋局、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大提升,深入挖掘利用镜泊湖、中国雪乡等驰名中外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坚持全域全季发展定位,全力打造全国旅游明星城市,叫响“镜泊胜景林海雪原”金字招牌。

  认真落实“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指示,争当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排头兵。牡丹江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区域,拥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百年对俄经贸历史。本次全会强调必须以战略眼光、全球视野来谋划对外开放,打造制度创新的改革试验新高地、贸工融合的口岸经济新高地、内外联动的跨境产业新高地,持续巩固龙江向南和对俄开放重要窗口地位,在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上体现担当、争当排头兵。

  牡丹江贸促会会长宋慧茹表示,此次会议坚定了大家破浪前行、全面振兴的信心,给全市未来工作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明确了具体目标。

  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打造全省深化改革示范样板。牡丹江市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市在推动加快发展上,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市场主体活力不足、体制机制不活等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此,必须在激发改革活力上下功夫,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产业园区改革、深化招商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认真落实“切实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重要指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市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推动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不断取得新成效。

  展望未来,关键在落实。新征程上,牡丹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创新突破、实干担当、争创一流,奋力谱写新时代牡丹江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新篇章,为强国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