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双鸭山
搜 索
变废为宝种养循环点亮绿色红兴隆
2023-11-08 11:18:08 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作者:夏红英 张健 刘雨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1月8日讯 连日来,在曙光农场第一管理区一处已经收获完成的地里,粪肥抛撒车将经过发酵处理后的粪肥均匀撒施到地里,通过这种方式为黑土地加“油”,提高地力、肥力和粮食产出率。这是红兴隆分公司通过种养循环推进绿色红兴隆呈现的一个场景。

  为了让土地“肥”起来、“绿”下去,分公司把黑土耕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作为政治责任,坚持绿色兴农的工作理念,制定了高标准推进友谊、五九七等7个农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的工作目标。为此,分公司畅通“种养循环”链串起“绿色生态”链,并力求做到生产与生态兼顾、减量与增效协同、安全与有效并重,依托境内犇犇牧业、大鹅产业等畜牧业发展实际,通过粪便堆肥发酵、粪水肥料化利用、全量收集厌氧发酵,以专业化第三方或合作社连接种养两端,解决养殖场粪污处理难题,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机肥闭环生态产业链,真正让“粪污”变成“粪肥”。

  “2022年,通过试验效果分析,产量结果以友谊农场试验点为例,玉米产量为825.59kg/亩,低氮替代处理产量较常规处理增加28.06kg,增产3.57%;粪肥还田并减施化肥10%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并能保证稳产。”技术人员给我们清晰计算了种植循环的试验分析效果。

  分公司在粪肥抛洒还田作业前工作人员对各批次发酵的粪肥进行检测,氮、磷、钾含量,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各项指标全部合格后再施用。”

  八五二农场作为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之一,设立了试验对比田3块,通过田间试验和监测结果,科学确定粪肥还田量和替代化肥比例,为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分公司还充分挖掘有机市场,积极将粪肥转化为有机肥,对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粪水等进行集中收集,进入氧化塘贮存,检测达标后再施用到农田。农田玉米收获后,采取一地双收的模式,建立“养殖—收集—处理—施用—收获—青储—养殖”的闭环生态循环,实现农业、畜牧双向循环绿色产业持续发展。(来源:东北网-双鸭山日报)

责任编辑:宋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