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观察|看天开高教科创园“硬核”转化
2024-06-13 07:52:5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6月13日讯 在距离黑龙江省1200多公里的天津,人们说起科技创新,总会提到天开高教科创园。6月12日,黑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京津冀地区学习考察来到天津,首站便走进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

  “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创服务生态圈”,从天开园园区大屏幕上的这21个字,可以看出园区的功能定位。开园仅一年多时间,天开园释放出强大的科创聚集力,已经吸引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1800余家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落地园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的沃土,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炎炎夏日,天开高教科创园内许多初创科创企业也展示出强劲火热的发展势头。天津灵境智游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为文旅、文博场所等创作AR导游导览、研学游等相关产品,丰富数字展馆,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类趣味性的旅游产品。“企业成立不足一年时间,今年公司预期订单量将达到1000万元。”公司总经理张楠充满信心地说。

  同样入驻天开园不到一年时间,天大智图(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在做的是中医药大语言模型。“我们已于今年3月发布了‘海河·岐伯’这款中医药大语言模型,目前我们在里面放入了如《黄帝内经》等海量的古籍数据以及有丰富经验的中医药医师的诊断数据,结合这样的数据,我们可以提升大语言模型的准确问答能力。”天大智图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贾勇哲介绍:“海河·岐伯”的应用场景包括老百姓日常问诊治未病、专业领域应用于互联网医院、支持偏远地区提升医疗水平等,提供给老百姓专家式的问答服务。公司已与天津市很多中医院、药厂、新药研发机构进行合作,同时通过融资、产业带动和更多的合作不断推向市场,未来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天津天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3月成立并入驻天开园,公司基于天津大学海洋学院研发团队的核心专利技术,产品主要是解决植物灌浆期灌浆不足的问题。“喷施我们的叶面肥,能够使大田作物增收10%~50%。”天津天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桂华告诉记者,“我们已经完成了专利的产品化、大田的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已经接到了部分订单。现在正处在一个扩大产能、产品交付、扩大市场的阶段。”

  这些科创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天开园的服务与支持密不可分。“园区帮我们解决了应用场景和算力支持两大问题,天开园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张楠说。

  说到选择落地天开园的原因,任桂华看中的是天开园强大的技术背景支撑以及天开园在金融、政策、培育等方面的强力扶持,并用“特别暖心、贴心”“特别给力”来评价园区的支持与服务。

  “天开园在我们企业转化的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多支持,从一进入园区开始,这种支持就是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任桂华举例说,企业还没提出融资需求,天开园就已经为企业组织了多轮融资对接,让企业不会因为资金的问题感觉走不下去了;在企业管理层面,几乎每天都有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关于营销、知识产权等不同内容的免费培训;新的专利产品在市场落地的过程中建立市场标准很难,园区就帮助企业产品形成企业标准进入市场。

  今年5月,天开园又升级了支持政策,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的支持力度。天津市科技局园区创新发展处副处长王一成介绍说:“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聚焦转化堵点、拓宽转化渠道,出台了‘鼓励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转化’‘支持园区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等政策,着力提升园区转化能力,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积极性。在企业孵化方面,我们聚焦企业成长、拓宽发展路径,新增了对企业融资、成长赋能等支持政策。尤其是为了鼓励企业上市发展,率先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天开科创专板,成为天津首个以科创园区形式在区域性股权市场设立的专板,支持企业入板培育并免收挂牌费,借助‘绿色通道’加速上市进程。”

  加快建设创新龙江,黑龙江省正在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经济新引擎,园区企业也将合作目光投向黑龙江。

  天开生物科技正在全国寻求合作伙伴,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是他们重点关注的省份,公司已经在与黑龙江的一些企业、市县区进行初步的洽谈合作。“我觉得未来与黑龙江省的合作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欢迎黑龙江的相关企业、人员来交流互动。”任桂华说。

  张楠表示,黑龙江有很多博物馆资源、红色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希望有机会合作,通过大语言模型去提升龙江消费者的文旅体验。

责任编辑:王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