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3日电 (记者 高长利)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农机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以家庭农场和职工投入为主体,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农机经营机制给垦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大马力农业机械引发的“精准农业”技术为垦区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精准农业”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技术,通过变量控制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实施标准投入,获得最佳效益的现代农业技术管理体系。2004年,黑龙江垦区全面引进“精准农业”技术,精心启动了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投巨资从美国凯斯、迪尔等公司引进226套集卫星定位、数字遥感、信息化采集系统为一身、世界一流的180—450马力的智能化农业机械,改写了垦区以老式农机主宰农业机械化的历史。
![]() |
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第二作业站从美国引进的大型农业机械 |
今年,黑龙江垦区投资4亿元,装备了102个现代化农业旱区。大马力拖拉机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复式作业的效率。“十五”以来,垦区的农业机械化开始朝着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作物、全方位延伸。
“大马力”农业机械的使用、“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带动了垦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垦区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其中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科技贡献率在40%以上。
“十一五”期间,黑龙江垦区将投资48亿元,武装800多个农业现代化旱田、水田作业区,使农业生产全部实现装备现代化、作业标准化。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7%以上,帮助农村代耕和租种土地3000万亩。届时,黑龙江垦区粮食单产将提高15%左右,新增粮食10亿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100亿公斤。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