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乘势而上大发展 写在哈尔滨市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之际(下)
2005-11-04 08:44:4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黄明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1月4日电 题:乘势而上大发展 写在哈尔滨市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之际(下)

  光荣属于过去,梦想已经展开。

  站在第十一个五年的门槛,发展主题格外鲜明,肩负使命尤其神圣: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努力推动哈尔滨经济和社会事业快发展、大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这种发展,不只是物质形式的增长,也是精神价值的引领;不只是推动经济建设,也是促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只是数量的多少,还是质量的高低。

  创建文明城市没有终点,快发展、大发展永无止境。置身全国乃至全世界新一轮发展大潮,已经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哈尔滨,任重道远,信心满怀———

  审视前路,哈尔滨快发展其势已蓄,大发展其力已积;正视差距,我们绝不安于现状,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当好龙头

  有专家断言,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有数据为证,我国每年城市化率增加1.5个百分点。

  千帆竞发,万马奔腾。审视前路,哈尔滨快发展其势已蓄,大发展其力已积———从“为民作主”到“让民作主”,从“包揽一切”到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科学飞跃,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深厚情怀,这是快发展、大发展的坚强保证;资源丰富,基础雄厚,科技、人才、区位等比较优势明显,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筑就了快发展、大发展的坚强之基。

  但跳出自身,拓宽视野,审时度势,哈尔滨还有很多差距和不足: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大多处于落后地位,相当一批指标处于末位;国企改革进展缓慢,对外开放度较低,特别是对俄科技经贸合作的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工业主导地位弱化,1960年工业总产值曾列全国城市第5位,到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及大连、长春的一半;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6位,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14位;城市建设上,中心城区超强度、低水平开发,人口与水资源、土地资源、就业岗位、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尤为紧迫和重要的还有,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人口占全省1/4,经济总量占1/3,科研院所占1/2,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5,普通高校占3/5,承担着带动全省加快发展的龙头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对外对内开放的窗口作用、展示黑龙江的形象作用。哈尔滨发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全省发展速度,关系老工业基地能否早日振兴。

  创建工作中,我们与全国文明城市相比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市文明办调查显示,哈尔滨市创建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存有“死角死面”,特别是有的民营企业、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乡接合部等,活动基本没有开展起来,成了“盲点”;部分干部的公仆服务意识不强,有些行业服务作风较差,群众满意率不高;部分市民道德水平、文明素质不高,有些人还存在着语言、行为、思想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市区环境卫生还有差距,公共设施条件较差,马路“拉锁”、背街小巷脏乱、公厕不足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城市管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网吧行业等方面的管理还没有完全到位……

  正视差距,我们绝不安于现状。不怕眼前落后,就怕盲目乐观,自负自大;缩短差距,我们应急起直追,化不足为潜力,变差距为动力,加快发展,当好龙头。

  拿出最昂扬的士气、最务实的作风、最得力的举措,追求最实在的效果,我们必须把握重点,聚焦难点,破解主要矛盾,一路攻坚

  一个城市的个性魅力,是城市核心的竞争优势。

  一个城市的个性魅力,不仅在于上天的青睐和赐予,更在于后天的塑造和呵护。全国文明城市,恰为21世纪的城市文明提供了一种示范。

  努力实现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我们必须拿出最昂扬的士气、最务实的作风、最得力的举措,追求最实在的效果,把握重点,聚焦难点,破解主要矛盾,一路攻坚———

  快发展、大发展,核心是经济发展。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无从谈起。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规模偏小,是哈尔滨发展滞后的核心表现。不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哈尔滨会被越落越远。

  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哈尔滨市将继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创造“六大环境”,助推哈尔滨快发展、大发展———

  创建文明城市,关键在于党和政府的推动,在于党和政府的自身建设。哈尔滨将继续以转变机关行业风气为重点,通过加强“五型机关”建设、全面推行“六项制度”、开展学习李庆长的“双争”活动、组织开展“信用十佳”评选等活动,实施窗口工程,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是文明城市的内涵所在,是文明城市的灵魂,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市民人文素养的根本标志,集中反映了城市的人文精神,又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哈尔滨市将继续以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构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综合育人体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城市、实施文化强市发展战略打造文化精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实施育人工程,创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更需要大力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和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这两大环境既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础。哈尔滨市将继续以诚信建设为重点,通过开展诚信教育、组织诚信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依法开展打假专项斗争等,实施信用工程,创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以严格执法为重点,坚持公正司法、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法制工程,创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

  能否形成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是实现小康生活、进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哈尔滨市将继续以社区环境建设为重点,努力创造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服务便捷的生活居住环境、资源共享的共建环境,实施安民工程,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又是文明城市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撑,它所包含的城市绿化、废弃物处理、环境质量等内容,既表明了文明城市的外在形象,更是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文明城市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哈尔滨市将继续以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为重点,实施美化工程,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文明成果让人民共享。我们坚信:哈尔滨的明天,前程似锦。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