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依兰县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2005-11-22 11:00:01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毕景军 张丽娜 王作龙 赵宏光 杨兴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点击放大】

【图片说明】依兰转向器厂成为“哈飞”的重点合作伙伴。

  东北网11月22日电  到依兰采访,总的感觉是和谐稳定。人们掰着手指数起来———涨了工资,办了社保,修了道路,建了学校……依兰县“反弹琵琶”,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共创和谐,营造了人心思进的浓厚氛围,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

  依兰县曾经是哈尔滨市上访的“重灾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发展经济必须稳定社会,才能凝聚人心。几个班子开门接待上访,认真解决群众的难题。县委书记刘文彬说,群众有困难找你,是对你的信任;越级上访,是对你失去了信心。依兰亚麻厂自1998年破产后,200多名退休职工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职工们有怨言,到处上访告状。县主要领导召集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在县财政状况紧张的形势下多方筹措资金,把200多名退休职工全部纳入社保,使多年积压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这些职工自发组织起来,敲锣打鼓地给县委、县政府送去一块牌匾和两面锦旗。“求真务实———人民的公仆”、“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字样和下岗职工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一样,饱含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依兰县畅通信访渠道,创新工作机制,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信访秩序,使依兰县的信访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今年全县信访总量比去年下降了16%,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8%。

  几年来,依兰县始终把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创建平安城市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首要大事来抓。截至目前,全县出台各种优惠政策235项,发展个体私营优惠政策16项,18个部门和单位建立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得不少开发商青睐依兰。仅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就引进各类项目181项,引资6.4亿元,国内资金到位额4.3亿元,实际利用域外资金8578万元。同时,该县还以查办影响经济环境案件为重点,几年时间为国家、集体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

  创建和谐城市,首先应以人为本。近年来,该县已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2460人,推进并轨57户、5687人;企业养老保险新增627人,医疗保险新增2379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采取自选单位、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使2003至2004年城镇退役军人227人得到安置。圆满完成了企办校的接收工作,共接收学校5所、教师322名;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开展了新一轮包校助学工作,共资助贫困生近1.9万人次,助学资金累计达131万元。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医疗市场整顿,取缔无证行医15家;县医院与哈医大一院联合办院,医疗服务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社会的和谐促进了经济发展,2004年,依兰县财政总收入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46.8%,由2002年的全省第47位跃升至第16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2.9%,一般预算收入由2002年的全省第31位跃升至第10位,增幅位居全市首位。今年前三季度,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5亿元,同比增长17.4%。

  ●编后 经济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稳定和谐上的,没有好的环境,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依兰县“反弹琵琶”“弹”得好,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最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谐的结果,依兰县的发展战略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