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29日电 佳木斯市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三江平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耕地、水资源十分丰富,依托农业发展其他产业致关重要。目前,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向现代化农业的跨越。从土地资源状况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生物技术及资金投入等问题。建设各种形式和级别的农业开发区,加大投入,发展现代观光农业,以科技示范区带动现代化农业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状况。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是旅游向农业延伸的新尝试。这一新兴产业通过旅游业与农业的有机结合,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在我国,农业旅游在8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经历了参观浏览的“农家乐”型及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餐、学习园艺的“农业娱乐”型,目前农业旅游正向“乡村度假型”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是,观光农业也有其生存、发展空间,须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优势才有生命力。而且观光农业不惟“观光”,“农业”是其根本。成功运营的观光农业,其立身之本是立体农业、效益农业。农产品收益是农业创收的主渠道,观光收入是附加值。两者兼而得之,方能使钱袋子更快鼓起来。
因此,佳木斯发展观光农业必须以多家全国闻名、省内一流的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建设高水准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科技展示现代农业的崭新观念,建设成为东北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现代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国际农业先进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
按照“一区多园、一园一业”的建设模式,突出特色、突出产业、突出示范、突出带动,逐步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和一个园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格局。采取“政府引导、业主投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为园区建设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加大园区对外的经济、技术交流,制定并实施鼓励外商投资园区的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立起健全、规范的农业科技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及技术培训体系,重点围绕农业技术孵化与开发、农业技术推广与辐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发展。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基本要求,要积极培育园区的主导产业。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国际化。促进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通过园区景观建设,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品位和功能,吸引农业观光客源,从而拉动经济发展及农业科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