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7日电 据牡丹江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牡丹江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4亿元,增长11.4%。实现销售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利税总额10.1亿元,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记者日前在市经委获悉,今年1—11月份,牡丹江市工业经济突破了重重困难,实现了稳定增长。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以上。
今年1—11月份,6个县市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税平均增长39.9%、20.9%和38.4%。4个城区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4.7%和33%。
据了解,作为财税主体,牡丹江市工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今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应交税金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96户,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应交税金总额同比增长20%。工业实缴税收在各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恒丰”等市本级重点企业累计实缴流转税,占已缴市本级流转税总额的90%以上。
同时,市本级16个在建项目进展态势良好,目前已经落实改造资金9.7亿元。投资5.7亿元的桦林佳通年产460万套子午胎项目,已累计投入3亿元,年底将基本形成460万套生产能力。“恒丰”2万吨高档印刷型水松原纸土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机车厂”投入8000万元新上了铁路铸造配件项目。“东北化工”投入1.1亿元建成了年产1.8万吨醋酸乙烯生产线。中奥毯业公司新增了一条毛毯生产线。顺达电石年产4.5万吨全密闭电石项目主厂房已经建成。鑫达硅业扩建了年产1万吨工业硅生产线。东杨木业投资976万美元建设了年产30万立方米锯材及家具项目。
围绕企业供热剥离改造问题,牡丹江市还协调有关部门完成了桦林、牡纺等9户企业需要投资1.1亿元的供热剥离改造,剥离面积86.5万平方米,共涉及1.4万个家庭4.3万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