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7·13辐射事件
2006-02-28 07:16:0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8日电2005年,废弃的放射源泄漏影响了哈尔滨市114名居民的正常生活。

  当年7月13日10时许,哈尔滨市市民徐元海来到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说他13岁的女儿和82岁的老母亲,先后被医院诊断为“骨髓造血受抑症”。据医生说,该病只有受到辐射感染时才会出现。他们希望辐射站能帮助查找放射源,刚刚装修完房屋的徐元海怀疑,老人和孩子受到的辐射是装修后留下的放射源。然而,辐射站的工作人员在检测完徐家的新房后,结果仪器显示正常。

  辐射到底从何而来?经过仔细询问徐元海,辐射站逐渐理出了一个新头绪。当年3月,徐元海家里装修,将13岁的女儿徐弘送到了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建国北头道街8号楼的奶奶家。 6月24日开始,徐弘的手肿起来了,然后病情进一步恶化,双手起泡、溃烂。随后,徐元海的母亲崔某也突然发病。7月8日,小徐弘和奶奶一起被家人送到了医院。7月10日,医院给两名患者双双下达了病危通知。而此时,徐家亲属才意识到一个早就发现但却十分费解的现象:徐弘一住院病情就减轻,可回到奶奶家住上一阵病情就加重,几经反复。

  从徐元海的讲述中,工作人员了解到发病期间,老人和孩子一直都住在建国北头道街8号楼,于是工作人员带着仪器直接就去了这幢居民楼。在三楼徐家门口,一开仪器,马上就显示辐射大量超标,越往楼上越弱,越往楼下越强,最,强处为8号楼单元门旁边的锅炉工休息室。而住在一楼锅炉工休息室的白某,起初并不配合辐射站工作人员的检查。后来,经建国派出所做工作,辐射站的工作人员进入了白某的家。一进他家,仪器响得更厉害了。最后,是在他家的一个装杂物的袋子里找到了放射源——一个类似“轴承”的金属棒。 。

  随后有关部通报,确认放射源是“铱一192”,主要用于焊接,是一种工业探伤用的放射源。工作人员查到时,它的放射强度已经较弱了。根据放射源不断衰减的原理,经过计算可知,含有放射源物质的产品出厂日期应该在一年半以前,可能已经接近报废。

  据了解,本次事故共造成4人发病,分别是徐元海的母亲和女儿,一楼房主白某的妻子和儿子。两个月的大剂量照射使得祖孙俩的造血功能遭到严重破坏。10月20日,徐弘的奶奶在哈尔滨第一人民医院病逝,小徐弘也曾经被下达了3次病危通知书,居住在这里的18户, 114名居民,也被划在了辐射范围内。由于放射病会反复,徐、白两家的两名孩子将终生被医生跟踪随访,近几年每年至少要接受两次骨穿和三次血检。

  这么危险的放射源怎么会出现在居民区呢?国家对放射源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在从事生产、使用、销售类似于含放射性源的射线装置前,必须向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登记备案,那么这个“铱——192”的来源究竟是哪里呢?谁是丢失放射源的责任人?哈尔滨市公安局表示会在调查后公布结果,但至今尚未公布结果。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