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工体”曾迎接四次“哈夏”开幕
2006-03-05 06:54:3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谦 赵政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5日电 1985年至1990年,哈尔滨工人体育馆配合有关单位和部门组织哈市性职工体育比赛活动386场次,为各区、局、产业工会和基层工会提供1410场次比赛的服务工作。哈工体为活跃职工体育活动,发挥体育馆的阵地作用,组织了大量经常性的、多样化的、小型灵活的体育表演赛、打擂赛、等级运动员赛、基层联赛、邀请赛等活动。

  相关资料

  迎接四次“哈夏”开幕

  “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工人体育馆无疑是全市文化体育活动的中心,在此举办过4次‘哈夏’开幕式,最令我难忘的是第17届‘哈夏’开幕式。”4日,哈尔滨市专顾委委员、文化局原局长王洪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深情地说:“哈尔滨工人体育馆历经风雨近30年,走过辉煌,也走过衰败,但它在哈尔滨百年历史上,在城市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该被忽略的。”

  王洪彬说,1989年8月1日,因为他在哈尔滨工人体育馆开幕的第17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有发言。所以对那天印象特别深。当时全场5000多座位座无虚席。主席台第一排坐着王首道、任仲夷等老领导,还有著名艺术家、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哈尔滨市领导坐在第二排。

  说起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当时能举办演出活动的场馆,王洪彬伸出四个指头:除了哈尔滨工人体育馆,还有青年宫、工人文化宫和黑龙江省展览馆,但后三家中最多只能容纳观众2000多人,而且舞台面积小,不能适应逐渐普及的市场化演出需要。但在哈尔滨工人体育馆,演员表演时可以在场地周围走动,加上绚丽的灯光和环绕音响效果,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同时,哈尔滨工人体育馆地处松花江畔,有广场,可停车,具备环境优势。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这里进行了很多场次的国外文艺团体演出活动,像前苏联的乌拉尔歌舞团、滨海边区俄罗斯音乐演唱团都在这里演出过。国内文艺团体演出活动就更多,很多市民可能还记得赵本山的小品《小草》,他在哈尔滨工人体育馆演这个节目时,场内气氛及其热烈,那时的赵本山才刚开始有名气。

  王洪彬说,“哈尔滨之夏”开幕式在哈尔滨工人体育馆一共举办过4次,分别是1983年第11届、1987年第15届、1989年第17届和1990年第18届。此外,1980年到1990年,哈尔滨工人体育馆曾接待了中央和各省市的文化艺术团体以及全国著名歌唱家、影视歌星以及舞蹈、曲艺等文艺工作者来馆演出文艺专场804场、曲艺141场、电影320场,观众达395万人次。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