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2日讯 题:目标从心中升起——记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
东北网记者 孙晓锐
在人生的旅途中,常常会有许许多多的绊脚石。有的人因为没有勇气,选择了退缩,于是丢掉了达到胜利巅峰的机会,品尝不到胜利的喜悦。相反,那些努力去搬开绊脚石的人,都得到了登高凌顶看风景的机会,领略到了收获的幸福。我们青年士兵人生阅历少,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完美,就必须努力去挑战一切困难、战胜一切困难,从中去体会成长的快乐。善战者,能够经常收获胜利的果实,而怯懦者却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是胜利的滋味,只留下了满腹的抱怨和不满。
——向南林
在高炮团打听向南林,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是个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什么雷达、火炮、油机、指挥仪,啥出了问题都难不住“向技师”。
究竟是什么使向南林成了全团有名的多面手呢?
![]() |
这件事使他强烈地意识到,未来作战既是战斗装备的比拼,也是技术保障的较量。作为一名修理骨干,仅仅掌握本专业还远远不够,只有成为能够遂行多种保障任务的多面手,才能适应现代战争需求。从那以后,连队有什么维修任务他都积极参与,团队来了什么装备他都要研究一番,把维修领域逐步向外拓展。
一件“冒险”事
![]() |
指挥仪的万向轴齿轮总是卡位,成了困扰训练的一个“老大难”,全团搞修理的“大拿”们面对小小的齿轮面面相觑。向南林不信这个邪,他要把指挥仪给拆个七零八碎,自己动“手术”。听到这个消息,政委孙殿文也从办公室跑到装备维修操作间。
操作间的地面上堆着上百个零件,一身油污的向南林蹲在地上正对照说明书一个个检查。半个小时过去了,故障原因还没有找出来,向南林的脸上已渗出了汗珠。从来不吸烟的孙政委也跟周围的干部要了一支烟点上,双眉紧锁。
当检查到万向轴的销子时,向南林蹭地站了起来,“找到啦!”听到这个声音,有些已经走出操作间的技术人员都扭身回来了。“销子磨损后产生锈迹所以经常出现卡位,只要经常更换销子,问题就解决了!”向南林一边说一边让助手从器材库里取来一支备用销子。果真,新的销子换上后,指挥仪又转了起来。
看着转动的指挥仪,孙政委紧绷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向南林这次冒险,值!”
老技师破例收徒
![]() |
原来,这个老师傅车工技术非常精湛,每次团里的指挥仪发生故障,向南林都要去他那里车一个精度非常高的零件。时间一长,他便萌发了拜老师傅为师,学习车工技术的念头。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任凭磨破了嘴皮子,老师傅就是不答应收徒弟。向南林并没有因此气馁。他感到,只要是部队建设和自己岗位需要的知识,一定要学到手。
从那以后,他再去的时候就不再提学艺的事情了,而是主动给老师傅拎包、端茶、倒水,帮助递工具、搬东西、打扫卫生,就这样连续过了4个双休日,老师傅终于被向南林的执着精神感动了,破例收下了这个徒弟,并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和摸索实践,向南林先后掌握了高炮、雷达、指挥仪、发电机、汽车等装备的维修操作和红缨-5导弹维修检测等6种专业技能,带出60余名专业技术骨干,先后50余次参加实弹射击、大型演习和比武考核保障任务,累计维修火炮、指挥仪、雷达等200余台次。成为全师有名的“修理大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