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讯 为确保被列为哈尔滨市一期改造的16个停缓建工程项目(俗称“烂尾楼”)能盘活再生,不再成为城市负累和疮疤,市治理停缓建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探索出多条有效途径,推出全新的项目审批模式,建立并实行“三一一代办”特快审批制度。日前,中关村金融区、安发—安化住宅和西骑兵街6号楼等3个项目正式开工复建,其他“烂尾楼”的复建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三一一代办”制度加快复建审批
据市建委副主任、市治理停缓建办公室主任刘清玉介绍,治理“烂尾楼”必须打破常规,在制度上大胆创新,开辟“绿色通道”。为此,治理停缓建办公室推出了“三一一代办”制度,加快复建工程的审批速度。这一制度规定,所有停缓建工程均由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受理,遵循优先办理、特事特办、边办边补的原则,由原窗口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一包到底。通过三个“一次性”(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一次性批复)和“一代办制度”(建设单位把审批所需材料送达窗口后,其余工作全部由窗口单位指定的代办人全程代行办理),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限,为烂尾楼项目运作争取时间。
“一把手告知函”使审批更顺畅
市治理停缓建办公室还推出了“一把手告知函”。“烂尾楼”复建要经过规划、房产、消防等多个部门审批,“停缓建”办公室将有关信息以“告知函”的形式通知各部门一把手,以最大限度地得到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使审批程序更加顺畅。
10个涉法项目中6个成功转让
据悉,经过市建委、市治理停缓建办公室多方运作,安化—安发街住宅楼于4月开工,现已建至3层;中关村金融区于去年复建开工,由原8层建至13层;西骑兵街6号楼工程已开工,施工速度很快,由原来的2层建至9层。另外,大部分停缓建项目已进入工程审批阶段,其中10个涉法项目,通过催办协调法院判决裁定、拍卖或转让,已有6项成功转让给新的建设单位,各相关审批部门也在积极受理项目复建审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