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股股黑烟声声尖叫片片油污 冰城百姓的公交困惑
2008-07-07 16:58:2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鞠红梅 崔志强 张大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7日讯 股股黑烟,声声尖叫,片片油污几许困扰,几许抱怨,几许期待。

  片片油污 公交车马路上洗澡

  4日10时,一辆84路公共汽车驶进达江小区前的公交终点站,几名手持水桶、拖布的保洁人员围上来麻利地对车体进行清洗;10时30分,在北棵小区门前93路公共汽车终点站,两名保洁人员正忙碌地擦洗着待发车辆;11时,在经纬街1路公共汽车终点,一司机手持高压水枪洗车,随即,清洁一新的公交车驶离,留下一地污水……几天来,记者对道里、道外、香坊等几处公交线路较为集中的终点站走访时看到,几乎所有的公交车都没有自己的专用车库,当街修车、洗车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公交站内的人行道、马路上都是油污遍地、污水横流,行人不得不绕行。而且,一些公交终点站的办公房是简易的临时房,没有室内厕所,司乘人员随地便溺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调查中记者看到,由于许多公交终点站就设在街路上,因占道引发的交通拥堵、混乱现象十分突出。在道里区达江街上,有84、22、14路三个公交终点站,因车多道窄,这条小街一整天都被公交大车挤占,其他社会车辆根本无法通行;在工部街,并排停放的74路公交车占据了半条街路,从工部街往友谊路方向行驶的车辆在通过这个路口时都不得不下道逆向行驶。自从成了公交车的露天车场后,建北街这条并不宽敞的小街便成了单行道;在湘江路,数台趴窝的201路公交车长年停在路边,成了街边“一景”……而夜幕降临后,各线路的公交车陆续返回终点站,一时间各公交终点站周边的街路车满为患,车辆停靠时鸣笛的声音在居民楼之间回荡。


 马路修车是公交终点站常见现象。

  对设在自家门口的公交终点站,市民普遍认为,公交站点进小区后,确实在出行上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污染环境、噪声扰民以及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北棵小区居民王女士说:“几十辆大车每天从早到晚在楼前窗下进进出出,太吵太闹,让人没法休息。”很多市民对此都深有感触,有一些市民抱怨,公交终点站离居民生活区太近,不仅挤占了居民的生活、出行空间,还直接危及到人们的出行安全。

  调查:开发商抢了公交车的家?

  记者从市公交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公交线路共有100余条,多数公交终点站都设在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其中有近30条线路的终点站就直接设在居民小区内。之所以把公交车终点站设在小区内,初衷就是为了满足市民就近乘车、出行便捷的愿望。可公交车进小区后,居民出行方便了,而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也随之出现,这是政府部门所始料未及的。鉴于居民对公交车扰民问题反映强烈,管理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司乘人员教育及日常运营时的监管,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公交站点对居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有关人员介绍,以往开发商在规划小区时没有考虑到公共交通问题,没有预留公交车专用停车场地,以至于在公交车进小区后出现一系列不良影响。200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要求将公共交通场站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将公共交通场站作为新建居住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的一项内容,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而目前这个《意见》在我市的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新建小区时,预留公共交通场站仍在许多开发商的考虑之外。有关人士建议,对开发商“不作为”问题,政府部门应采取有力的强制措施加以监管,同时公交管理部门应在今后的公交规划中通过建立公交枢纽站等方式来改善公共交通,只有当“公交优先”真正地在城市规划中落在实处,公交车扰民问题才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公交终点站的简易办公房往往与小区环境不相协调。

  声声尖叫公交车进站,请注意!

  陈先生家住道外区东直路,他家卧室的窗下就是一处公交站台,每天有6、14、25、52、53、55等8条线路的公交车在这个站台停靠、进出。陈先生说:“坐车是方便了,可公交车噪声扰民也更直接了。”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早已饱尝了公交车噪声扰民之苦,尤其是公交车特有的刺耳刹车声成天不绝于耳,吵得人心烦意乱,吃不香睡不着。

  为了感受陈先生的痛苦生活,4日,记者来到陈先生家中及我市一些公交车较为集中的站点,现场体验。9时,坐在陈先生家中,透过紧闭的窗户看着窗外街路上车水马龙,耳畔不时传来公交车进站刹车时发出的“吱、吱”刺耳声,因为这种声音很特别,以至于闭上眼睛后,记者仍可根据声音判断出是否有公交车进站了。随后记者又来到不远处的另一处公交站台,这是聚集着4、19、70、79、76等十余路公交车,在10分钟内,有12辆公交车相继进站台,其中8辆车停靠时发出了尖叫声。当天,记者随机调查了十余处公交站台,公交车刹车尖叫声几乎常闻。据了解,公交车进站停车时发出的这种噪声,瞬间可高达80分贝以上。在走访中,在公交站台附近工作、生活的市民对这种声音都深恶痛绝,市民普遍反映,公交车的刹车声是生活中最难听的声音,尖叫声常常让人心发慌身发冷,尤其是早晚人们休息的时间段里,这种声音更加刺耳,更让人受不了。

  调查:刹车片关乎公众利益和安全

  为什么刹车尖叫的大多是公交车?为什么在缓慢进站而并非急刹车时也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汽车专家说,汽车正常刹车本不应发出“尖叫”,公交车刹车噪声与公交车刹车片的质量有直接关系。据介绍,汽车的刹车系统是通过刹车片与轮毂产生有效摩擦后迫使车速下降,并最终停车。任何一款汽车在设计时,研发人员都会根据该车型的用途、大小、载重量等不同,对车辆制动系统的摩擦系数、材质、大小等进行精确规范,以此保证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是最低点,并达到有效制动。任何一款汽车从设计到生产,其刹车制动系统都不会带着噪声异响出厂,马路上一些汽车发出“尖叫”噪声,除车辆在紧急制动或刹车片与轮毂间存有异物会产生噪声外,刹车片超期使用、散热不良、轮毂变形等原因也会使公交车在刹车时产生刺耳噪声。同时,一些车辆更换副厂件和劣质刹车片,更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

  记者从公交管理部门了解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交车每三至四个月要进行一次二级保养,除检查、维修车辆底盘、悬挂外,刹车片也要进行更换。据悉,我市的公交车都能按规定进行保养,可为什么换了新刹车片还会产生噪声呢?在随后的调查中,一汽配商店的业者透露了内情:同一种规格刹车片都有三种不同版本,因材质不同,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相差悬殊。公交车一天刹车好几百次,为了达到省钱耐用的目的,许多公交车在更换刹车片时往往选择硬度较高、价格便宜的“副厂货”。专家说,非原厂生产的不同材质的刹车片,不具备该车型设计的精确摩擦数据,不能达到最佳刹车效果和声音标准。而一些材质硬度偏大的劣质刹车片直接导致“尖叫”声产生,即使驾驶员小心驾驶也在所难免。

  如今,公交车刹车噪声已成为我们这座城市的公害,可长久以来对它的监管却始终是个空白。时值盛夏,伴随公交车刹车噪声扰民现象的加剧,人们要求清静生活环境的呼声日益强烈。有关人士认为,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对公交车刹车噪声扰民问题进行治理,其中以公交车维护保养环节的监管尤为重要,只有杜绝老弱病残公交车上路运营、堵住劣质刹车片的上车渠道,才能有效地让公交车刹车尖叫声在城市中消声。而且,有关专家认为,使用劣质刹车片最大的隐患是公交车的安全问题,它关系到公众利益。


公交车“洗澡”后,马路上留下一地污水。

  股股黑烟 大汽驶过行人捂嘴

  4日8时40分,一辆8路公交车驶出秋林站台,车辆轰鸣一声,车后涌出浓浓黑烟,行人纷纷掩口,向人行道里侧躲闪。在友谊路、宣化街等路段,时常可见一路涌着黑烟的公交车缓缓驶过,留下一片黑蒙蒙的污气,滞留一两分钟才散。

  行人对公交车冒黑烟的抱怨颇多:公交车尾气污染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为什么在近年我市大力治理城市环境的情况下,这种既影响城市形象,又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公交车却有增无减呢?

  据悉,相对于闻得到但看不见的汽车尾气,黑烟更加有毒。据环保部门介绍,除了氮氧化物外,黑烟主要是一些颗粒物,除了炭黑就是铅颗粒。经常呼吸到黑烟,不但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影响,还容易引起目前人们提之而色变的铅中毒,引起贫血、神经系统疾病等。环保专家介绍,汽车的排气管离地面大约是50厘米,汽车尾气在离地面2米的高度内都比较浓,人的身高正好处于这个范围,而且离排气管越近,尾气浓度也越高。因此专家提醒,在马路上行走或骑车时,尽量离汽车的排气管远一点。

  调查:“黑尾巴”是怎么“养”成的?

  我市每天有4000余辆公交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是什么原因让它们中的一部分每天拖着“黑尾巴”?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冒黑烟的主要是柴油车,柴油车在低速行驶、上坡、刚启动时,空气与柴油没有充分燃烧容易产生黑烟。其产生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与柴油的品质有关外,它与车况有直接关系,汽车车况差、老化严重容易导致冒黑烟。同时,它也与驾驶员的操作有关,比如车刚启动时,一脚将油门踩到底、行驶中突然加大油门等,都能令柴油燃烧不完全。此外,也与汽车的保养有关,车辆应该定期对发动机三滤进行更换、清洗,更换机油。公交车每天运营,常常忽视了定期保养,这也是冒黑烟的公交车在所有机动车辆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一个原因。

  按照相关规定,如果公交车尾气排放超标,相关部门将不予核发年审合格证。可我市冒黑烟公交车是怎样上路的?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市有10多家有资质的检测站,都是企业化经营,一些公交车,包括私家车、社会车辆,只要找人交钱就可以得到审验合格证。就这样,很多车实际上并没有经过尾气检测就得到了合格证,上路行驶了。

  如何治理冒黑烟公交车?市环保局相关人士介绍,如果使用天然气作动力,将柴油发动机更换为天然气发动机,就能根治黑烟。为了保证大冬会期间的空气质量,目前,我市准备更换两条线路、大约百台左右公交柴油车。但短期内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冒黑烟的问题。眼下,除了环保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各个公交车队也应该建立自检自查的制度,驾驶员对车辆冒不冒黑烟、冒到什么程度最了解,一旦发现便立即检修,便可缓解这一问题。同时,驾驶员在驾驶时应尽量避免错误的驾驶方式。

  期待“大辫子”回归

  每当“一辆公交驶过,眼前一团漆黑”的情景再现,许多市民就会想起刚在哈尔滨绝迹的无轨电车。在国内外很多城市倡导电车回归的时候,上个月底,哈尔滨最后一条无轨电车线路117路却停运了,让市民唏嘘不已。


  专家:节能减排,电车适合北方气候

  117路的停运,之所以引起市民长时间的关注,主要是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电车的优势更加显而易见。市电车公司运营部部长尹绍纯介绍,电车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无噪声,尾气零排放,属于真正的绿色公交。据环保部门统计,我市近年机动车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正呈现出逐年加剧的逐势,这不但与私家车的激增有关,也与无尾气的电车大批减少有关。提到运营成本,电车相对于汽车的优势也十分惊人———如果以8年为一个公交车的使用周期,在电车能达到5条线路、150台车的经营规模前提下,平均每台车要比汽车节省成本近40万元。

  绿色公交无轨电车在运营时非常适合东北的城市。尹绍纯介绍,我市冬季寒冷而漫长,夜晚汽车需要存放在暖库,而电车却不怕冻,停放在路旁冻一晚,早上起车时也打火就着,随时随地可以发车,每年可以节省一大笔暖库支出。

  趋势:弃陈出新,国内外城市正在恢复

  省、市社科院的几位专家介绍,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研究恢复电车。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淘汰了电车,如今正在恢复,在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无轨电车已成为公共交通的主力。在国内,北京、大连、广州、杭州、济南、洛阳、郑州、南昌、青岛、上海、太原、西安、武汉这些城市电车仍在运营。其中一些城市正在研究增加无轨电车的数量。如上海,其《无轨电车发展规划研究》日前已通过交通专家的评审,计划三年后将无轨电车的数量增加一倍。

  部分专家认为,无轨电车自1958年出现在我市,有其先天缺陷。传统无轨电车网线如蜘蛛网般纵横交错,视觉上非常压抑;电车依赖网线行驶,速度欠佳,影响路口通过速度;一旦电车掉线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一旦发生网线故障,大量电车滞留街头,更是会导致交通瘫痪。但目前国内外一些城市的实践表明,如果增加投入,加快车辆、网线、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这些缺点是可以克服的。而不依赖网线的新车型也是解决架空线视觉污染的重要办法。如近年来出现在我国的新概念无轨电车———超级电容车。这种没有“辫子”的电车,只需在终点站充足电后就可以上路,行驶线路上也就没有了架空线。还有一种新型电车自身有蓄电装置,脱离网线后能行驶两三公里再“搭线”,因此所需铺设的线路也就短了很多。此车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投入使用。

  望着电车离去的背景,不仅是专家,更多的市民表示出留恋和惋惜,昔日的无轨电车曾承载着一座城市沉甸甸的喜怒哀乐,它生动、鲜活地保留在几代人的记忆里。同时,它也是城市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是我市的一道风景。市民期盼,电车可以在不远的将来,以一种崭新的形象再次出现在公交队伍中。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