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新生态景观形成 一江丰水成城市“空调”
2008-07-10 10:06:41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江畔垂钓

  东北网7月10日讯 “随着大顶子山枢纽大坝不断蓄水,松花江两岸间的大面积行洪滩地将被回水淹没,形成上游可达肇源县涝洲的河道型水库,全长可达128公里。”哈市河道专家这样描述水位达到116米的松花江,并称这片域如果全速运转,就会是一台超强功率的“空调机”:上游来水与下游放水的调节间,水流速度会放缓,水温也会随之升高,由于水体庞大,蒸发量也非常巨大,不但会产生空气湿效应,水体周围的温度也会随之降低,平均降温会在3℃上下。“这就非常可观了,会形成非常特别的避暑环境。”

  “就是在高温下游江也觉得凉爽。”7日中午,一对来自西安的老夫妻,在登上九站码头的轮渡时这样说。一口“黄土腔”的老翁还自报了旅游路线:逛完太阳岛就去虎林园,然后就去龙江第一村吃江鱼去。虽然已经听说气温将很快会回升到30℃以上,但在不少外地游客眼里,松花江沿岸还是“避暑胜地”。记者了解到,从5月初到现在,已经有近一万名游客乘船到大顶子山观光,哈尔滨市轮渡公司在这个旅游航线又增加了两艘豪华游轮,每到周末四艘豪华游轮就会满载运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学教授关龙说,高水位首先便利了交通,其次就是促进了旅游。“这个商机不能错过,轮渡公司开通大顶子山旅游航线,就是一次很好的运作。‘酷爽’之城,说白了就是在打避暑经济牌,每年夏天来哈尔滨玩的外地客人,都会有几十万人,旅游收入也会超过亿元,松花江是他们的必到之地,如果留下了有滋有味的印象,这个品牌就会树立起来,可发展的避暑经济不仅有岛园、游船观光,还要有文化、体育、餐饮等多种形式。”

  A、特色渔村宴吃的是“地方味”

  松花江里虽然已经难得一见5斤以上的鱼,但市民和游客一直都很钟情松花江,越来越频繁的短途游已经带火了沿江餐馆。不少鱼村开在了船上,更多的则散落在公路大桥到通往呼兰区的大道旁,市民中有不少“回头客”,都喜欢在中午或晚上,从江南赶到江北吃鱼。虽然江北的鱼也不尽是本段水域的江鱼,但靠近滩涂仿佛就能吃出那浓浓的“地方味”来。一位在餐馆中吃鱼的市民说:“也知道大鲤子、大鲢子、大鲫瓜子,都是鱼塘货,但配上豆腐和粉条,再来上盆儿小鸡炖蘑菇,香椿炒笨鸡蛋或是鸡蛋焖子,吃着那就是个香。”

  在道外区的民主乡,这种现象也非常具有特点,不少农民现在都开辟了鱼塘,专门供市民享受垂钓乐趣,钓上的鱼按斤卖给你,带回家也好,现场加工吃掉也好,拿到江边放掉也好,全凭个人喜好。一些人家还承包建设起了湿地公园和休闲宾馆,芦苇荡中看野鸭孵蛋,曲折的水道中泛舟嬉戏,小沟湾中钓起尺把长的大鱼,亲水之乐尽在其中。“我们的苦乐是与江水的涨落同步的,水大了游玩的人就会增多,水瘦了景观失色来的人就少,115米的江水水位,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可以看见的经济效益。”

  避暑旅游的蛋糕,会随着江丰水美越做越大。一江丰水,招来了内外游客,也带火了两岸餐饮行业,而这也正是其他水文化、水产业、水字招牌不断兴起的一个信号。

  B、前景玩冰戏水开动“双套车”

  翻开道外区印制的《老道外》画册,可以找到一些上世纪初松花江畔的老照片:三五成群的俄罗斯妇女,在沙滩上支着遮阳伞晒太阳,背后的江面上则是白帆点点的戏水场面。“有人说白种人天生就愿意运动,就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这我可不认可,你知道吗,我们也曾有过一项的独一无二的江上体育项目,那就是冰帆爬犁,可惜呀,由于前些年江面越来越窄,这种体育运动项目开展不下去了。”一位退休体育教师告诉记者,松花江上的“老玩意儿”花样多了,开发起来就是受缺水这个问题困扰,现在水面宽了,玩的项目肯定会越来越多。

  “旅游吗,大家都喜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现在一些水上公园为什么不景气,就是因为他们的娱乐设施没有什么特色,缺少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冒险性,在本地公园里、游乐园里也能玩到的项目,为啥要到你这里花钱?”江边一个正在进行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换的公园管理人说,不少人都在打“大水面、大冰面、大雪地”的主意,除了冰帆爬犁外,还准备在冬季开展雪地摩托、雪地赛马、冰地舞吧、冰屋热饮等项目;夏季也准备开展气垫摩托、快艇滑伞、湿地寻宝、自钓鱼宴等项目。


 

  C、现状老景观管理有待“提档”

  丰沛的水量确实带来避暑旅游的机遇,去年开始,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就开始紧锣密鼓地重新设计和改造沿江一条景观线。市民休闲娱乐场所多了,绿化和设施上了档次,江上的个体小舢板也没了,但给人的感觉总像是缺了点什么。原来的各种小吃和娱乐用品,都还是挎包拎兜的小贩在经营,防洪设施和临江台阶上坐满了人,夜晚烧烤大排档占据了大面积的江畔路,一些长期停泊在岸边的大船,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如果观赏的项目再系统一些,我们会过的更快乐。”一对旅行结婚的外地游客说,游江、逛岛、去虎林园之后,他们已经在中央大街上走了几天,倒是见识了不少欧式建筑,并吃了几次西餐,但却感觉稀里糊涂的,找不着头绪。“应该有些介绍性的东西,比如建筑的类型和由来,饮食文化的渊源等,否则游客就是在走马观花,根本记不住什么。”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从道里区到道外区,沿江历史建筑非常多,比如犹太教堂、老车辆厂文化宫、中央大街、靖宇街、哈尔滨关道等,却缺少系统的名胜地图坐标,也没有贯穿连线的旅游公交线路。

  江畔“一号”建筑当属建造于上世纪初的江上俱乐部,但这个标注着哈尔滨一段历史的建筑,却很少有游人驻足观看。“挺新的,是仿俄罗斯式的小木屋吧。”外地游人多会这么说,本地市民也有九成说不上它的来历。江上俱乐部原为俄国游艇俱乐部,具有集运动、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功能,最早叫“亚道古鲁布”水上餐厅,经营西餐,最有名的是炭烤乳猪和品种繁多的俄式沙拉,是当时比较有特色的名店。俱乐部还设有舞厅,是哈尔滨早期娱乐场所之一,解放后改名为哈尔滨铁路江上俱乐部。“如果在显著位置有介绍,或者还保持着原本具有的功能,再立上一块简介,这里会相当吸引人。”一位市民建议。

  D、期待湿地将唱“旅游戏”

  “我们引入松花江的活水,正在松北打造金河湾湿地,还准备恢复狗岛、珍珠岛滩地景观。”记者从哈尔滨市水务局了解到,江水稳定在115米以上后,太阳岛将终年四面环水,江水倒灌呼兰河,还将在河口地带形成一个“小扎龙湿地”。呼兰河口湿地将是国内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东方白鹳、丹顶鹤、大天鹅、白枕鹤等30种珍禽将可以在这里生息。湿地恢复后,将与周边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其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也将是游人观光的看点。

  “江水逆流而上,还会到达哈同公路口的阿什河大桥附近,我市还准备在这一区域创建五大景观区段、十大主题景园,规划建设松花江生态公园、阿什湖风景区、生态岛休闲度假区、生态农业、渔猎文化体验区和自然生态恢复区等。”有水务专家透露,在治沙、治水,还绿、还湿的基础上,这里的交通、游览、服务等公用基础设施也将配套建设,采用绿色无污染车辆、观光铁路、水上巴士等交通方式。按照相应的服务半径,还将设置公厕、零售商亭、电话亭、照明、标识、雕塑小品等设施。

  高水位让一批生态湿地复活,这些湿地或分列松花江两岸,或散列江水之中,也将形成为一条生态旅游线路。“人们在旅游中也比较喜欢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如果一条松花江在很短距离内连接了都市、文化、景观、娱乐设施和保护区,那将会非常具有吸引力。”沿江四区的有关部门,也很早就打起了生态游的算盘,一位区委书记还将沿江景观与该区的民俗景观、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连成一线,准备开发区域生态文化游。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