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5日讯 作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经过一年的发展壮大,哈尔滨发电设备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已初步显现,可以同时为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等提供综合配套能力的发电设备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哈尔滨市东部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相对集中,2006年初,他们依托区域内发电设备产业基础雄厚、产业技术优势明显、相关配套企业不断壮大的区位和技术优势,确立建设哈尔滨发电设备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并于2007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基地建成后,省、市、区联动推进,出台了《哈尔滨发电设备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暂行规定》,构筑起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基地内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2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4家,有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同时,基地所在的哈尔滨市香坊区配合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新的运行模式,全力打造特色化服务品牌,在科技培训、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供需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最新、最详尽的资讯和服务。注重引导企业围绕发电设备产业,做大做强和拉长产业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的发电设备配套企业带动了基地的迅猛发展。
据了解,目前,基地内已经有企业49户,其中完全为三大主机厂配套的企业就达到28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0家,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近30亿元,拥有科研人员近2000人,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7项。基地已经形成了以发电设备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规模企业为重点,以中小企业为支撑的成梯队式协调发展的配套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和积聚效应初步显现。
据介绍,作为不断发展的开放型园区,基地将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积极引进大型的企业和项目,提高配套能力,形成火电、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发电设备等综合配套能力,打造特色产业链、产品群,力争3年后,发电设备配套企业及为之服务的规模企业由现在的49户发展到70户,实现产值18亿元、利税1.8亿元,带动就业2万人,使之成为哈市重要的发电设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