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国家重大项目频创佳绩 科教兴省有待潜力再激发
2008-09-05 09:41:5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彭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5日讯  从神舟飞船到三峡电站,从阻击“非典”到抵御禽流感,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水立方”里也融入了黑龙江科研人员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多的黑龙江科研人员的身影出现在各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科研攻关面前。科技兴省让黑龙江踏上成果产业化之路。

  哈兽研研制的“马传染性贫血病诊断试剂”,以其一流的诊断水平被国际奥委会批准为2008年奥运会马术比赛参赛马匹专用的马传贫诊断试剂,并免费为参赛马匹检测,改写了奥运会检测马传贫病没有使用过中国自主研制试剂的历史;目前国内输出功率最大的车载发电机组——东安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1600千瓦车载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为奥运会提供了应急电力保障;我省研制生产的绿色生物农药可溶性甲维盐粒剂,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公开向国内招标采购无公害农药时中标,作为奥运期间北京各大公园防虫用药……

  黑龙江人创造的“科技奥运”世界之最的成果背后,有着强大的科研队伍作为支撑。我省科研机构701个,其中有哈兽研、703所、焊接所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科研机构;有省科学院、农科院等一批地方重点科研院所;有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等68所高等院校和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大庆油田、哈电站集团、中国一重、哈飞等一批国宝级企业,在石油勘探、开采、加工等方面技术研发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大型装备制造业领域制造技术开发能力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我省科技原始性创新实力日益增强。从1999年至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经费额度连续九年递增。2007年,获得资助项目280项,获得资助金额历史性突破7000万元,达到7445.5万元。2001年至2007年,我省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11项,无论数量和级别都居全国上游。我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632家,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去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例不断提高。我省对俄科技合作独具优势,形成了“一城、两园、十三个中心”为主体的对俄科技合作格局,2005~2007年,我省共引进、消化吸收及合作研发项目300项,有96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合作计划,55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累计创产值16.4亿元。

  尽管如此,科技资源的优势还有待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转化为商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努力还在继续。我省有44万科技人员,总量在全国处在前十位,但每年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只有4万人,可见我省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怎样发挥好我省的科技优势,使成果转化为产品、产业、商品、品牌”,是日前结束的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对全省科技工作提出的艰巨课题。“积极推进科教兴省战略,加快高教强省建设,研究制定政策,创造各种条件,调动科技工作者、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骨干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向科技要产品、要产业、要生产力、要经济效益。要瞄准国内国际科技前沿,组织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攻关。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科研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健全规划、研究、试验、转化、生产为一体的机制。加强高新技术园区、创业中心建设,为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搭建平台。”是省委全会为科技发展指明的方向。“我们的潜力很大,我们要通过整合科技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使科研项目立题之时就是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实施之日。”我省科技战线的同仁们热情饱满、蓄势待发,准备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大展宏图。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