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工大研制“试验卫星三号”发射成功现场侧记
2008-11-05 16:18: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新美 朱丹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5日讯 (李新美 记者 朱丹钰) 2008年11月5日凌晨1时10分,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夜色格外秀美。夜幕深邃,像张开怀抱等待孩子回家的母亲;繁星点点,恰似为孩子指引回家之路的明灯。发射塔架通体明亮,层层塔架的灯光与点点繁星相映成辉。哈工大“试验卫星三号”试验队在岗参试人员已经出发,开始6小时倒计时的准备工作,开始了再次圆梦之旅。

  点名、检查资料、查验物品,平静而有序。10分钟车程后,参试人员有序地进入到测发指挥大厅。整个测发指挥大厅灯火通明,雪白的墙壁上“组织指挥零失误、试验文书零疏漏、地面设备零故障、技术状态零失控、测试操作零差错、数据判断零遗漏、试验产品零疑点”的横幅格外醒目,各岗位人员沉着地履行着职责。身穿洁白的标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卫星所”标志试验服的哈工大试验队员们,冷静专注、娴熟规范地进行着各项操作。除了指令声的此起彼伏,大厅中静谧得令人紧张。大厅正前方傲然挺立的火箭发射塔架环抱着“试验卫星三号”整装待发。

  “各号注意,6小时准备!”

  “明白!”

  ……

  “各号注意,我是0号,2小时准备!”

  “各号注意,我是0号,60分钟准备!”

  随着发射场0号指挥员嘹亮的口令声,发射、测控、通信等系统,严谨地按照预定程序紧张地忙碌着。每次口令声后,大厅内都会随即想起此起彼伏的各号回应声,虽相互交叉,但“状态正常”的回复,舒缓了现场人们因时间跳跃而紧张的心情。此时,时间不仅是数字的变化,而具有了更多的含义:紧张、兴奋、期待、祝愿……

  天渐渐亮了,透过测发指挥大厅的玻璃窗,看到天空已经露出了淡淡的朝霞的颜色,映衬着略显灰蓝色的天空。晨曦中,发射塔架巍然屹立,静静地等候着。

  ……

  “发射区人员请注意,30分钟口令已下达,30分钟撤离人员请撤离。”


 

  随着口令的下达,拥抱着火箭的工作平台一层层张开手臂,白色的箭体在朝霞中巍峨矗立,箭身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清晨的霞光中格外壮美。

  “发射区人员请注意,15分钟口令已下达,发射区所有人员请迅速撤离。”

  “各号注意,我是0号,5分钟准备!”

  11月的酒泉正是收获的季节,漫野的金黄驱散了人们心中的些许寒意,人们的紧张情绪也被即将到来的成功和喜悦冲淡。

  “50秒、40秒、30秒、20秒!”

  “ 10、9、8、7……1。点火!起飞!”

  2008年11月5日8时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喷薄而出的火焰与初升的朝阳遥相辉映,映红了发射中心的天空。由哈工大抓总研制的主要用于空间大气环境探测新技术试验的“试验卫星三号”,在参研人员、校领导、校友、嘉宾的期待与祝福中,顺利升空。火箭带着长长的火尾,沿着西南方向越飞越高、越飞越远,满载着哈工大人32个月的心血飞入了浩渺的太空。

  测发指挥大厅灯火辉煌,大厅中的大屏幕上实时传递着经过计算机处理的火箭遥测参数、卫星运行状态等各种数据;各岗位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各种操作;各测量站陆续传来“跟踪正常”的口令声。


 

  程序转弯、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主机关机、二级游机关机……简捷标准的报告声,一次次激动着所有人的心。

  当获知发射圆满成功的消息时,在场的所有人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才真正开开心心地笑了。他们用掌声和拥抱表达着在过去的32个月中的所有付出,宣泄着在心头压抑过久的紧张情绪。现场所有的人更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深情地注视着屏幕上一条条弧线、一个个数据,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弧线和数据是那样的完美。

  对于小卫星试验队的队员们来说,“闲暇”早已是陌生的词汇。他们还未来得及好好地放松心情,更没有时间尽情地欢庆,发射75分钟后,试验队继续上路,奔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那里,他们将等待小卫星传回进一步的好消息,等待小卫星的完美成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