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冰城家长办网站帮孩子结交小伙伴 每周1次内容丰富
2008-12-07 07:39:14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马晓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7日讯 一段时间以来,“组织孩子们集体活动”的帖子在一些网络亲子论坛内层出不穷,很受家长们欢迎。家长们通过跟帖为孩子报名,由于参加人数有限,经常出现半个小时甚至十几分钟报名额满的情况。最近,一些经常组织活动的家长们干脆成立了专门的网站,义务给孩子们设计、组织各种活动。12月1日,哈尔滨市就有一家这样的网站正式成立,不少家长都早早地为孩子报名。

  苦恼:家家“独苗”早尝孤单

  “我儿子15个月,谁想和他做朋友?”、“婷婷8岁,有没有愿意一起玩的小朋友?”点击网上的亲子论坛和育儿网站,这种为孩子征友的帖子十分密集。独生子女的身份和邻里之间的疏远,让很多孩子早早尝到了孤独的滋味。特别是节假日,没有了幼儿园的伙伴、学校的同学,取而代之的多数是孩子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因此,不少孩子每到周末就盼望着上幼儿园、上学的日子。回想起自己童年时,一大帮小伙伴在院子里捉迷藏、跳皮筋、打沙包的热闹场面,不少家长都慨叹如今的孩子太孤单!于是,一些家长开始在同事、同学、亲戚的小圈子里给孩子找伴,但由于范围小、孩子年龄有差异、活动时间上很难统一等原因,能够“速配”成功的并不多。

  据了解,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已累计有大约1亿独生子女。一项有6000余人参加的题为“80年代独生子女的孤独与亲情”的调查显示,61.3%的人认为,独生子女更孤独寂寞,幸福与悲伤很难与人分享;66.9%的人希望家中能有兄弟姐妹与自己作伴。如今,不少第一代独生子女也已经为人父母,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独自度过童年,迫切地想给孩子们寻找小伙伴,让孩子早早加入集体的行列。发帖:网上召集亲子活动

  “强强爸爸”从事技术工作,平时经常上网,网友很多。4年多以前,他荣升“爸爸”,多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儿子很乖,长得又十分漂亮,人见人爱。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发现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在外面不太敢说话,干什么都畏手畏脚的,经常有人把他当成小女孩。“强强爸爸”和爱人都性格外向,他们觉得孩子这种柔弱、胆小的表现,主要是缺少同年龄段的小伙伴,缺少集体活动的原因,这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一次,他在和网友聊天时说起这个问题,网友提议“发个帖子,组织几个有同样年龄的家庭出去玩玩”。“好主意!”“强强爸爸”很快在网上发帖“征集有3-4岁孩子的家庭本周末一起去动物园”。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半天时间,就有4个家庭报名。周末,这4个家庭在指定地点第一次见面,开始了第一次集体活动。孩子们很快就熟络起来,一起玩、一起闹,都特别开心,回家路上他们决定经常组织这种活动。回来后,“强强爸爸”把此次出游的照片、游记放在了网上,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兴趣,他们纷纷表示下次再有活动自己家也要参加。渐渐的,这些专门一起组织孩子们玩的家庭成立了自己的QQ群,成员由几十个发展到百余个,在网友中开始小有名气。

  行动:每周一次内容丰富

  “晴朗”是一位个体老板,和“强强爸爸”一样,35岁的他起初就是想给孩子找些玩伴,一起活动,如今,他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网站,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组织各种活动。从4月到现在,该网站已经组织活动50次,目前有注册会员1300多人。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类论坛、网站组织的活动基本保持每周一次,寒、暑假活动更多,内容则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多种多样。据了解,参加活动的孩子最小的只有20多个月,最大的十一二岁,他们多数被分成几个年龄组,再根据他们的年龄设计活动内容。

  母亲节,和妈妈一起畅游母亲河———松花江;到山上采摘、制作树叶标本;到西餐厅学习做匹萨饼;参观图书馆、科技馆、打靶、看话剧、开联欢会、做志愿者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内容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当当妈妈”是一位教师,她几乎每周都要带5岁的孩子参加活动。“和小伙伴一起玩特别快乐,我儿子原本话比较少,但现在每次活动之后,他都要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地给家里人讲述这一天的经历。我觉得这个年龄让孩子结交更多的朋友,开阔眼界、在游戏中成长要比学习特长更合适,这些活动也能让孩子获得知识。”

  志愿:参与者就是组织者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活动的策划、准备、组织、管理都由家长们自己完成,很多家长都是活动的志愿者。据某专业儿童活动网站创始人介绍,该网站主要人员由10位家长组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分别负责网站的技术维护、活动组织、财务和法律等相关事宜,他们完全都是义务服务。“其实,从广义上说,每位参与的家长都是组织者。我们的活动方案都是家长们自己的点子,买服装、踩点、联系、收钱、结算都是哪个家长有空哪个家长去,大家从来不抱怨。”

  家长们根据各自职业、特长的优势,大大丰富了活动的内容。例如,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图书馆、科技馆等场馆以前都去过,但家长们提出孩子们往往是走马观花很快就忘记了。于是,他们提出能不能与这些单位联系,专为孩子们设计一些主题活动,增加一些讲解。几位家长自告奋勇分头与这些单位联系,得到了这些单位的支持。在随后的参观中,孩子们不再是被动地听,而是主动参与进去,例如科技馆内的“抓兔子”、“小小建筑工”等活动都很受孩子们欢迎。如今,这些场馆已经成为孩子们的重要活动基地。

  记者采访中发现,参加活动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教师、公务员、工程师、银行职员、个体业主、全职妈妈等等,形形色色。他们不但好点子层出不穷,而且也不断为活动提供各种角度的支持。因此,几乎所有的组织创始人都称“我们个个都身兼数职,绝对是志愿者”。

  升级:从小群体到建网站

  本月初,一家专门组织孩子活动的网站正式在哈尔滨成立,它的前身就是一个自娱自乐的家庭群体。从领自己家孩子玩到组织更多孩子活动,他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首长”是大家公认的“头”,说起成立网站的过程,他连连表示:“我本来就是灵机一动,但时间长了,大家非呼吁往前走。而且,我们以前借用别的网站的位置,实在不方便,家长们报名总得换地址,大家也很头疼。所以,大家一合计,决定专开一个网站。”

  记者采访了几家这类网站,对于成立网站,多数家长都表示赞同和支持。但对于这些主要创始人、管理者来说却是喜忧参半,他们表示:“有自己的大本营了,这对今后组织活动当然是好事。但随之经费的增加,也是一个麻烦事。我们现在每次活动费用都是每个参与家庭平摊,但经常到了最后发现还是有窟窿,比如说提前踩点的车费忘了算了,饮料少算了一箱等。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自己垫付,也不太计较。但成立网站后,技术维护需要专业人士,相应会产生不少费用,如果让活动参与者分摊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但我们不是赢利性的网站,这些费用着实无法解决。”

  同时,一些家长也提出虽然这种网站的出现是件好事,但也存在“活动收费没有标准”、“报名总有选择性”等问题,希望能够尽早规范。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