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0日讯 (王依龙 董海 记者朱丹钰) 在依安县阳春乡宝德村土生土长20多年的苏志秋,可是村民们心中的“能人”。他现在已经是大连市景宏劳务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并兼任着齐齐哈尔市驻大连劳务服务站站长。不论是哪个村的人要出去找个活干,还是在外务工的乡亲有了为难的事,都愿意去找他。会员们都说:“他能给咱办成事”。
今年45岁的苏志秋,不但在大连成了家,买了楼,还办理了城市户口。自从他成立大连市景宏劳务服务公司以来,已经累计向大连1000多家用工企业输送黑龙江籍农民工4万多人次。2006年,他接管了大连实德集团工业园区塑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物流工作,日生产加工塑钢800吨以上,年创利税1600万元。同年,又在大连成立了南关岭服装加工厂,在哈尔宾成立了服装印染厂,使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效益年年攀升。
说起苏志秋艰难的创业路,还得追溯到23年前。1985年,高考落榜后的他,也曾一度悲观失望,在家干了一段农活后,通过亲戚、朋友说服了父母,只身一人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在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他凭着自已的勤快和机灵劲挣到了1500元的辛苦钱,虽然钱挣的不多,但却坚定了他对今后生活的信心和勇气。1986年,他通过熟人介绍进入5706部队工厂搞民用产品印染。经过10年的辛勤努力,苏志秋由一个普通的印染工人到车间主任,最终走上厂长这个领导岗位。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人后受罪”。苏志秋在这十年里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深知文化水平低所带来的负效应,于是他挤时间参加业余函授班,终于拿到了大专文凭,为他今后的大发展打下了根基。家乡的很多亲属朋友看到了他变化,也都纷纷扑奔他而来,每次他都会乐此不疲帮助他们找工作、联系住所。找他的人渐渐的多了,他开始琢磨成立劳务服务公司的事。1992年成立了自己的景宏劳务服务公司,从事旅游服务、劳务中介工作,年末,在甘井子区组建了大连知名度较高的歌舞影楼,年收入达到100万元。2002年12月,“依安县驻大连劳务服务站”揭牌,2003年3月,“齐齐哈尔驻大连劳务服务站正式挂牌”,年末就为齐齐哈尔地区输出农民工达1万人之多。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兄弟,真正为家乡外出农民工排忧解难,成立了农民工工会,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发展会员25000余人。自公司成立以来,积极为农民工进行维权,增强对农民工的感召力。成功为农民工维权57起,讨回欠薪近124万元,为农民工讨回了驾驶证14个、身份证21个,并成功的解救被软禁的9名农民工,解决工伤医疗纠纷19起,接待农民工的来访500余次,帮助贫困农民工垫付路费总额达72.4万元。同时,免费提供补照二代身份证照相场所,对齐齐哈尔市6个县(区),及绥化、嫩江等部分市县10000多名农民工补照二代身份证提供免费服务,为农民工节省往返路费高达8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