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2日讯 建议一 规划交通工商多部门应联动
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市区堵车一直让哈尔滨市交警部门多方调研,并不断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造成哈尔滨市堵车的很多原因并不是单纯由交警部门可以解决的,因此根治哈尔滨市堵车现状还需多部门联动。
在采访中,哈尔滨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绝非交管部门一家的工作,需要其他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共同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为此,交警部门建议规划部门合理规划城市格局,充分考虑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变化,制订科学的城市规划;交通部门加大对公交、出租、长途等客运车辆驾驶人的教育与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拥堵;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对违法占道的清理整治力度,进一步消除交通拥堵隐患,提供良好的通行环境;工商部门应加强对占道市场及牌匾广告的规范力度,进一步消除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隐患。
建议二 坡路道口结冰应及时解决
遇到大雪就会不同程度出现堵车,这在哈尔滨市似乎成了惯例。如何在雪后保障交通顺畅,这就要求清雪部门加大清雪力度的同时,科学解决雪后局部路面结冰现象,以缓解坡路和道口堵车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
受地理环境影响,北方冰雪季节较长,因此降雪通常会给哈尔滨市交通带来很大影响。从哈尔滨市的清雪工作来看,相关部门能够做到以雪为令,及时清理,并在市区坡路及主要路口撒融雪剂,但是,从现行的效果来看,街路冰雪得到了清理,但道路湿滑的问题并未解决,一些坡路及主要道口虽然没有积雪,但路面的一些薄冰及撒融雪剂后的路面仍然湿滑,车辆通行依旧艰难,车行缓慢、交通拥堵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合理的解决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市区坡路及主要路口通行不畅的难题。
建议三 加大智能交通投入和管理
简单的信号灯、独立的电子眼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哈尔滨市交通的现状。因此,加大智能化交通的投入和管理,便成了解决道路拥堵的途径之一。
现代化交通应靠智能化、科学化的交通模式来规范行车秩序。如何依托智能化交通来缓解堵车,交警部门调研后认为,一是对现有单点信号机逐年进行改造,更换成多时段、多相位的信号机,并根据路口的流量变化情况,调配不同的相位和周期,以提高路口的通行能力;二是在东大直街、西大直街、民益街、果戈里大街等道路建立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在南岗、道里中心区逐步实现交通信号区域性控制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以进一步提高交通疏导能力,均衡路网流量;四是进一步增设交通违法抓拍和交通监控设备,以提高道路交通管控能力。
建议四 限时段限路段减少车辆上路
近年来,为缓解堵车,哈尔滨市交警部门对货运车辆限时、限路段进入市区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随着近年来机动车数量的骤增,在特别时期交警还可以借鉴此类先进经验,限时段、限路段减少车辆上路。
从目前来看,哈尔滨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严格控制中心区交通流量是哈尔滨市交警部门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交警将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研究不同车辆、不同人群、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制订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提高中心区停车的收费标准,在早晚高峰期间,对一些超饱和的路段路口实施单双日通行规定,限制外地车通行,禁止单乘车通行等措施,来进一步减少中心区的交通流量。
建议五 加快三环建设改变饱和交通
受哈尔滨市历史遗留的路网结构制约,哈尔滨市中心区交通已经无法满足骤增的机动车通行需要。因此,修建三环路、地铁变成了解决堵车的当务之急。交警部门表示,如果三环路能尽快修建使用,那将为哈尔滨市整体交通状况带来一次新的革命。
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整体通行能力是解决哈尔滨市目前堵车的最重要环节。我国其他城市防止堵车的方式都是先修建三环路,让市区企业与居民合理分步在城区内。而目前哈尔滨市二环路已经难以分流市区车流,而四环路因收费和路途较远,市区车辆很少会选择在四环路行驶。所以,尽快完善三环路建设,是改变哈尔滨市交通现状的当务之急;另外,打通南勋街与森林街、通乡街与哈平路、滨江街至道外二十道街、校外街等断头路,缓解外环路和石头道街等街路的交通压力;拓宽一曼街、十字街、经纬十一道街、北安街、工部街等卡脖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对鸿翔路环岛、李范五花园环岛以及东大直街、西大直街沿线的各个交叉口进行拓宽改造,这些工程将从根本上缓解哈尔滨市交通拥堵。
交警四项举措缓解节前堵车
21日,哈尔滨市交警在指挥车辆通行。
连日来,生活报关于哈尔滨市节前堵车问题进行连续报道后,引起了哈尔滨市交警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交警部门通过本报向社会发出减少节前驾车出行的倡议,也引起了很多市民的响应。为了进一步缓解节前堵车,方便市民出行,哈尔滨市交警部门将采取多项应急措施。
措施一商业区设16处固定岗
据哈尔滨市交警支队秩序处负责人介绍,从即日起,交警部门在省政府、霁虹桥、东大直街、西大直街、松花江公路大桥等一些易堵路段、路口设置全天性固定岗,在新阳路、外环路等交通流量饱和的主干道,设置全天性巡逻岗,以加强交通的疏导和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重点在远大、松雷、曼哈顿等繁华商业区,按照商场营业时间设置16处固定岗,确保各大商场周边的交通顺畅;在霁虹桥、哈站广场、博物馆和松花江公路大桥等重要路段设置了拖车,以便能够及时对抛锚的公交车和其他车辆快速迁移。
措施二严打交通违法行为
近段时间,针对严重影响车辆通行的违法停车、随意变道、不按导向车道规定方向行驶以及争道抢行等交通违法行为,从严管理,从重处罚。同时,针对出租车、公交车驾驶员违法现象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顿活动,另一方面积极与交通部门沟通,研究商讨新的客运驾驶员记分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加强客运管理。
措施三交通信号进行合理配时
根据当前交通的特点,交警部门组成了信号配时优化调整小组,重点对中心城区信号灯配时和相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目前已对长江路沿线、宣化街沿线,东大直街、西大直街沿线等拥堵点段的信号灯配时相位进行了合理调整,减少停车延误,提高了路口通行能力。下一步将针对易拥堵的其他路段展开调研和信号调试,以科学利用信号灯缓解节前交通压力。
措施四分时段限制货车进市区
为了减少白天特别是早晚高峰期间哈尔滨市市区主干道的交通流量,交警部门于2008年发布了新的货运车辆通行管理规定,新增了一些全天禁止货运车辆通行的道路。与此同时,交警部门对货运车辆的通行证件进行了严格把关,对运送生活必需品、企事业单位正常生产需要的货运车辆实施按比例发放禁行路通行证,对5吨以上货运车辆或个人的货运车辆一律不予办理禁行路通行证,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削减了市区主干道的货运机动车的交通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