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43岁黑龙江法官杨春雨因公殉职 “人民法官”口碑高
2009-01-22 20:53: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唐凤伟 张万忠 雷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22日讯 题:人人都夸他好脾气好业务 43岁黑龙江好法官杨春雨因公殉职 

  唐凤伟 张万忠 记者雷蕾

  黑龙江省望奎县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在北京奥运会的最后一天上午10时左右,在首都北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走完了他43岁的人生。噩耗传来,望奎大地为之震惊,县委副书记、法院院长等领导当天下午便赶到北京,问询详情,料理后事;上级法院为之牵动,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马先兰立即前往,探望抚慰、献花吊唁。在惋惜和感伤中,我们追寻杨春雨的脚步,看到的是他用“矛盾”的人生,为“人民法官”四个光辉的大字作出了最完美地诠释。

  热忱中的淡漠

  “从来就没见过杨春雨对当事人发过火,不管多‘嚼牙’的当事人,他都耐心接待。有的当事人情绪激动时骂人,他也只是自己生闷气,不和当事人拌一句嘴,不少当事人最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反过来向他道歉。”同事们说的最多的是杨春雨的“好脾气”。杨春雨也是七尺男儿,哪能一点脾气没有?杨春雨的“好脾气”正是来自对人民群众的爱,有了这种爱,才能有满腔热忱。

  去年4月,小刘和小张两口子吵吵嚷嚷地闹到法院,非要离婚不可。杨春雨在审查立案时了解到,俩人是自由恋爱结婚,双方感情基础较好,因生活上一点琐事,谁也不让着谁,双双赌气来到法院,还拿出协议要求调解离婚。杨春雨没有立即答应他们的立案要求,而是让他们“打道回府”,三十天后再来找他。过后,杨春雨一次次地给小刘、小张打电话,苦口婆心地劝他们相互体谅,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小俩口消了气,第四天,两人有说有笑地找到杨春雨,杨春雨一看这架势,知道小俩口和好了,开玩笑地问小刘:“还离不离了,要离现在咱就办!”小刘不好意思地说:“还离啥啊,这不是感谢你来了!”同事们说起这件事很有感慨:“象这样的离婚案件,一般法官也知道‘冷处理’,可是,‘冷处理’后又一遍遍主动打电话劝解,如果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热爱,肯定做不到这点。”

  说起杨春雨对当事人的热情,望奎法院干警如数家珍。时任立案庭庭长、现任办公室主任的柳路说起这样一件事:杨春雨在接待一位当事人时,当事人突然发病,浑身抽搐,不醒人事,他急忙找来车,亲自将当事人送到医院救治,并垫付了医疗费,由于抢救及时,病人很快脱离了危险。事后,这位当事人和家属一同来到法院,当面致谢。

  杨春雨对人民群众一腔热忱,可对名利却很淡漠。他1985年进入法院工作,1994年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被提拨为行政庭副庭长,和他同期进入法院工作的7位同志,他是最早被提拔为副庭长的人之一,自那以后他就“原地踏步”了,每次竞争上岗时,不少同事都说,以你的资历、能力和水平,只要你争,肯定没别人的,可他说:“咱们基层法院领导职数少,我老早就是副科级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别人吧。”一让再让,结果有四位给他当过下属的法官,现在都成长为中层正职领导了,他依然是个中层副职干部。2004年,他再一次被推举为优秀公务员,得知这个消息后,他主动找到院领导,把优秀公务员称号又“让”给了别人。

 

  节俭中的奢侈

  杨春雨在法院工作,爱人在当地烟草公司上班,俩人都属工薪阶层,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算不上宽裕,但也不太紧巴,可是,杨春雨的节俭却在全院出了名:一双皮鞋能穿上七、八年,一年四季就那么几件衣服,平时最常穿的就是制服。同事张丽说,孩子小学毕业前,从来没出过远门,杨春雨打算孩子小学毕业时领她到大城市旅旅游,长长见识,盘算来盘算去,终于下了决心。同事们以为怎么也得到北京、上海,最不济也应该到大连啥的,一打听,却是到哈尔滨。有的同事笑他:“从望奎到哈尔滨车程不到三个小时,你可真能唬弄孩子!”

  身为法官,杨春雨也有“条件和机会”不过节俭的生活。他在审理一起荒山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时,被告一方认识杨春雨的外甥,便托其外甥找到他,给他送来价值不菲的礼物,他告诉外甥:“你把东西拿回去,案子我不能不依法裁判。”气得他外甥摔门而去。

  杨春雨也有“大方”的时候,四川发生地震,他踊跃捐款;遇到生活有困难的当事人,他慷慨解囊,或者买餐饮,或者买车票。当然,最“奢侈”的还是他购买业务书籍,不管到什么地方,他最喜欢去的是书店,看到自己或是同事用得着的法律业务书,不管价钱高低,他都舍得花钱。


 

  闲静中的忙碌

  “杨春雨绝对是一个好丈夫,他下班就回家,除了单位,基本哪儿也不去。”望奎法院的女干警说到杨春雨,有她们自己的视角,那就是家庭。杨春雨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贤淑,孩子懂事,老人慈爱,没啥让他费心的,妻子把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条,他处在一种“闲静”的状态,他也乐得过着院里家里、家里院里这样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

  可是,在工作、学习上,他就没那么“闲静”了。望奎法院院长杜广伟介绍:“我是今年从外地法院调任望奎法院当院长的,平时就在院里住。晚上只要我在院里,就能看到他办公室亮着灯,我每次去他办公室,他不是整理材料,就是翻阅卷宗。我看到他实在太忙碌,怕他累坏了身体,每次都是拽着他,他才跟我打一会儿乒乓球。”

  这次望奎县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到北京接访,点名叫法院的杨春雨去,认为他业务好,人实诚,用着放心。杨春雨前几年得过轻度脑血栓,自己又有高血压、心脏病,一直服药,但他瞒着领导,二话没说,打点行装就上了路。他白天接访,晚间还要综合情况、整理材料、向相关部门、领导汇报,忙得一点空儿都没有,在北京读书的妹妹多次来电话要去看他,他都因工作太忙未能让妹妹如愿。在北京期间,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接访点,最后一个回到驻地,冒着酷暑坚守岗位。接访点附近就有大商店,里面清凉舒适,可他从不踏进一步。在他去逝的前几天,他已经感到身体不舒服,组织上要换他回来,他考虑别人来不熟悉情况,又增加费用,婉拒了组织的照顾。

  独处中的和睦

  “杨春雨就好象生活在上个世纪”,这是望奎法院全体干警的共同感受。望奎法院研究室主任张万忠说:“春雨没什么爱好,不会打麻将,不会打扑克,唱歌、跳舞更不行,连舞厅在哪、里面是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他好静,好独处,平时话不多,比较低调,几乎没什么社会上的朋友,喝酒、聚会这些热闹的场合从来找不到他。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钻研业务。”

  杨春雨的业务好是出了名的。2002年,黑龙江全省法院开展业务大比武活动,时任望奎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的杨春雨代表本院参加立案审查项目的比赛,初赛时夺得全地区法院魁首,复赛时代表地区法院到省法院参赛,又不负重望,取得全省法院立案审查项目的第一名,被省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杨春雨在民庭、行政庭工作期间,所审理的民事、行政案件,无错案,无更审改判案件,无上访缠诉案件。1999年到立案庭工作以来,审查立案3000多件,没有一件发生立案错误。负责信访接待工作后,十几件多年的信访积案在他的努力下,当事人罢访息诉。

  杨春雨虽然好独处、好静,却不乏对同事们关爱体贴,谁家有个大事小情,他总是跑前跑后;同事们工作晚了,赶不上饭时,他就请大家到小饭店吃上一口热乎饭菜;同事有叫不准的业务问题请教他时,不论他怎么忙,都会耐心细致地解答。他虽然年龄在院里不是最大,却象个稳重厚道的老大哥,让干警们信赖敬服,干警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和他说,大家处得十分和睦。

  得到杨春雨去逝的消息,全院干警无不感到悲恸。8月27日,英雄魂归故里,没有人提议,没有人组织,望奎法院全体干警自发地来到望奎县界,肃立在公路两侧,迎接他们的好同事、好大哥回家。灵车过处,泪雨滂沱,审监庭庭长、给杨春雨当过书记员的马军,望着杨春雨的遗像念叨:“杨庭长,我腿脚不好,走道一瘸一拐的,我这么个残疾人,真想能替你去死啊!”话语未落,这位汉子以手掩面,泣不成声。

  杨春雨,正是用“矛盾”的人生,有所为又有所不为,以坚强的党性、高尚的人格和无私的奉献,演绎了新时期法官应有的自省自励、自爱自尊;正是用如歌的生命,诠释了“三个至上”司法理念,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