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4日讯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哈尔滨市将进一步构建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哈尔滨市将加大城市低保大学生入学救助力度,将救助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3000元;进一步完善低收入家庭救助,将救助范围扩大到65岁以上老人、高中以下学生,并对低收入困难家庭每户发放400元供热定额补贴。
变按病种救助为住院救助
据介绍,今年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做好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工作,巩固应保尽保成果。探索建立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和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情况同步增长的动态调整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适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整合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把按病种救助转变为住院救助,扩大医疗救助受益面。探索完善低保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城乡低保的动态管理,严格政策界限,加强检查监督,防止产生偏亲向友现象,做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保障水平有升有降。
培育具有哈尔滨特色的“精品社区”
市民政局将以打造“精品社区”为牵动,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按照高标准、出精品的原则科学谋划,培育一批具有哈尔滨特色的“精品社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要建起30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等各类服务站所,优化布局、硬化道路、美化环境,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生产生活服务。积极推行“村民参与、村官承诺”的村级民主管理模式。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务公开面要达到100%、规范化率要达95%以上。
兼顾不同层面居家老年人养老需求
市民政局将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在做好为困难独居老人购买服务的同时,统筹兼顾其他不同层面居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扩大服务面,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档次,吸引更多的居家老年人主动接受为老服务。整合社区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社区老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护理、文化生活等服务,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兴办不同形式的老年福利设施,全年新增加各种所有制形式的老年福利机构床位数30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