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2日讯 在19日进行的速滑男子500米比赛中,于凤桐在第二轮被韩国选手李康爽逆转,最终以0.05秒的差距屈居亚军;昨天,这对赛场上的“冤家”再次在男子速滑100米决赛最后一组中相遇。可是最终,于凤桐并没能报500米比赛中的“一箭之仇”,出现失误的他,眼看着的李康爽第一个冲过终点线。
昨天的男子速滑100米决赛中,经过预赛、半决赛的激烈角逐,成绩最好的三名运动员站在了决赛最后一组的起跑线上,他们分别是中国选手于凤桐、张耀霖和韩国选手李康爽。冠军,将在他们当中诞生。现场的观众都激动得站了起来,他们期待于凤桐在这样一场刺刀见红的较量中,能够胜出。
这时,人们的焦点集中在了于凤桐和李康爽两个人身上,这对以并列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的选手,将要短兵相接、血肉相搏。随着裁判员“预备”的口令,李康爽率先做好了准备的姿势,昭然可见。随着发令枪响,于凤桐率先冲出了起跑线,在滑到60米左右时,他仍然领先李康爽和队友张耀霖。观众们在卖力地呐喊着,因为也许再过几秒,我们将收获昨日中国速滑队的第二枚金牌。
也许,那仅仅是也许。
于凤桐的身体莫名奇妙地晃动了一下,重心不稳的他失去了身体的平衡,使自己的技术动作都变了形。虽然他没有摔在冰面上,但这却大大地影响了他的滑行速度。这时的于凤桐,已经失去了夺金的机会,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康爽再次在自己前面冲过终点线,曾在500米比赛中的遗憾,继续持续下。最终,李康爽以9秒61的成绩获得冠军,中国选手张耀霖摘得银牌,而于凤桐却只以10秒05的成绩收获了一枚铜牌。
赛后,于凤桐分析了失利的原因,“100米在最后的决赛时候出现了失误,趔趄了一下。原因吗?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大冬会,特别想拿这枚金牌,输给他多少有点遗憾。”于凤桐口中的他就是韩国选手李康爽,经过去年一年的调整,李康爽的竞技状态有所恢复,连续夺得两枚大冬会金牌,他也是于凤桐在冬奥会最强劲的对手之一。
其实看于凤桐的预赛,感觉就像看刘翔在参加110米栏的小组赛一样,结果没有太大的悬念,他不用全部发挥自己的实力,就可以轻松地获得出线资格。但李康爽也不白给,预赛就滑出了9秒59的好成绩,两人的较量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但最终的结果是,冰上百米“飞人大战”,以李康爽的胜利而告终。赛后李康爽在接受采访时也谈到了于凤桐的失误,“大冬会在中国举办,大家对于凤桐的期望值太高了,所以导致他出现失误,这次我的心态特别好,并不是那么渴望夺金,所以结果更好。”别看李康爽现在还是名大学生,从他接触短道开始已经有17年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冬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到那时候他就可能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