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如今哈尔滨老人会生活 不靠子女养不围儿孙转
2009-03-04 11:16:4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陆少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4日讯 据了解,哈尔滨市目前进入了老年社会,老年人口占市区总人口的13.5%,远高于世界和我国大中城市平均值,养老问题凸现。哈市目前大力推进社会养老保险、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调查显示,哈尔滨市近九成老人有固定的养老收入,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老人约占老人总数的11.8%,1000~2000元的约占35%。如何安置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

  老人不想当保姆

  家住哈尔滨市道外的孙女士刚刚生了儿子,她见到记者时一脸的无奈。孙女士说,她的老婆婆今年62岁了,身体很好,是一个观念格外新潮的老人,从他们结婚时就宣称:不看孩子,也不指儿女养活。孙女士坐月子时,婆婆好歹在他们家帮了一个月的忙,然后就走了,跟着旅游团就飞了海南。孙女士说,她现在就靠保姆带孩子。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现在的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品位。他们的生活空间打开了,不是一味地待在家中围着儿孙转,用很多老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想开了”。

  养老院成多数人首选

  64岁的饶静在哈尔滨道里区老年大学学舞蹈,在那里她学习交际舞、健身操、民族舞等,已经三四年了。从金融部门退休的饶静看起来相当年轻,她告诉记者,孩子都长大了,她现在一身轻,根本没有养儿防老的思想,她的养老方式早就定下来了,归宿就是养老院。饶静说,即使是去养老院,她也不会常在一个地方住,她准备大连的养老院住一阵子,青岛养老院住一阵子,海南养老院住一阵子。总归不给儿女添麻烦。

  图为道里区上红社区的老年人在研习书画。

  从哈市联运公司退休下来的张瑞华今年62岁,她在4年前做了胆摘除,现在写写、唱唱,参加演出,还作为志愿者到处组织活动,社会活动多得比上班时候还忙。虽然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900多元,但是,她也不想依靠子女。

  从华北交电公司退休的田立云对记者说,她在老年大学语言文学系的朗诵与演讲专业学习,同时她还在一个时装队和青年宫的老年模特队担任演员。田立云说,现在的退休的人都有退休金,观念也都变了,都不跟儿女过,不给儿女添负担,也不给自己找麻烦。

  儿女观念略显陈旧

  在哈市第一福利院道里分院,记者看到了76岁的赵松年和马荣凤夫妇。赵松年夫妇住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双人间内。马凤荣笑着对记者说,进了养老院,真是享福来了。他们自己有住房,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家庭条件都挺好。一开始,孩子们都不同意他们到敬老院。他们老两口就先说去试试。一到福利院,就相中了一套大单间,他们把家里的理疗床也搬了进来。马凤荣说,在这里有老年朋友,吃饭有人叫,洗澡有人陪,比在家里强多了。

  哈市道里区老龄办主任滕春刚说,现在很多人对父母去养老院还有顾虑,怕说不孝,让人笑话。这个观念老人们比做儿女的转变的都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走进敬老院。他希望做儿女的以让老年人晚年过得舒适轻松幸福为尽孝的标准。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