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公安部门:哈尔滨市总人口990万 主城区人口475万
2009-03-11 07:50:56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李伟俏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1日讯 10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公布了目前哈市人口的统计数字,截至去年年底,哈尔滨市8区10县合计人口数为989万,其中主城区人口为475万,每户平均3人。

  据哈市经济研究所的专家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10年,哈市主城区的人口数将翻一番,达到1000万。专家称,如果哈市主城区的人口达到1000万,城市空间将急需扩张。

  1 主城区人口475万

  10日,哈市公安局户政处公布了一组统计数字,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8区10县总户数3295192户,总人口9898578人,其中,男性5002473人,女性4896105人,男性比女性多106368人,性别比十分稳定;哈市18岁以下1572476人,18至35岁2995238人,35至60岁4128393人,60岁以上1202471人。

  哈市主城区4751298人,其中,18岁以下653371人,18至35岁1459395人,35至60岁2016324人,60岁以上622208人。全市非农业人口4769481人,农业人口5129097人。全市自然增长人口50432人,全市机械增长人口为-36410人。

  在哈市9898578人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的有1202471人,占总人口的12%。其中主城区人口4751298人,60岁以上622208人,占总人口数的13%。根据统计数据,哈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10%左右,可以说,哈市正式步入老龄社会,并呈现出老龄化程度加剧的情况。


  2 户均人数降到3人

  记者从哈市公安局户政处了解到,1990年,哈尔滨市户均人口为3.86人。截至2000年11月1日零时,哈尔滨市户均人口为3.25人。截至2005年年底,哈尔滨市市区家庭户数为130.17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为3.06人。截至2008年年底,哈尔滨的户均人数变成了3人。与前几年相比,家庭规模正在逐渐趋小。

  据哈市公安局户政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市很多家庭都是几代人住在一套屋子内,共用一个户口本的现象非常普遍。随着经济的发展,子女结婚后买房单过,自立门户,还有的子女给父母买了新房,过去的一户分成几家,有了各自的户口本。老人独居形成了特有的空巢家庭,且空巢家庭老人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市民的婚姻、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另外,近年来离婚率持续上升,造成单亲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些都无疑导致了现代家庭规模的趋小。

  3 未来10年主城区人口或将翻番

  哈市主城区的人口达到475万人,与2005年的398万人相比,已经增长了77万人。专家预计,到2020年,主城区人口或将翻一番,达到1000万人左右。

  哈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孔凤娟对记者说,以我省目前的人口基数,到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5%。未来我省的人口空间结构一定是“大哈尔滨”的模式,而不会是均衡的城市空间格局。因此这些人大部分将流向哈市,作为省会的哈尔滨市应该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

  哈尔滨市公安局户政处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十几年应是哈尔滨进一步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说,未来的十几年,哈尔滨至少要为龙江的城市化进程承接500万人口的转移。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哈尔滨的城市人口来源并不主要是哈尔滨,而是以全省为依托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经有许多我省外市县的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取得了哈市的户口。不看不知道,一看周边的人,真的有一多半的人老家都不在哈市。


  4 专家:城市应严格划分功能区

  人口的规模决定着城市的规模,那么哈尔滨市如果人口达到1000万,我们的主城区生活空间是否还够用呢?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董鸿扬说,哈尔滨已是一个主城区实际人口超过400万的大都市,但人口和主要经济社会活动仍然被高度压缩在江南二环路内外的空间内,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偏高,公共空间和城市绿地日渐减少。因此,从空间结构的角度看,主要是哈尔滨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没有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增长进行适时的优化重整。

  哈尔滨经济研究所的专家说,近十年来,在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共同推动下,许多工业老国企通过改制搬迁,退城进郊,这在空间上分离了工业的功能;一些大学也选择了在松北、利民落户,这在空间上分散了教育中心的功能。但工厂、学校腾出的空间,很快被开发商和行政机关开发为住宅楼和办公楼,人口密度不降反升,城市公共空间和绿地不增反减。其中原因在于,行政中心与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居住中心仍然交织在一起,而且都在强化。

  据介绍,在人口较少的城市,商业中心、产业中心、金融中心与行政、教育、文化中心可以混合在一起,居民区也多靠近工作地点建设。但城市规模扩大后,这些中心再聚集在一起,不但不能带来规模效应,相反,会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因此,世界许多城市,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各个中心开始分离,各种功能严格分区,从而将人口从高度密集的中心区带到新城区,以改善老地区的环境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增加老城区的活力和宜居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