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尔滨重点区域退耕还林41万亩筑起绿色屏障
2009-04-20 07:37:0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王方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编者按:四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一股绿色的春潮正在哈尔滨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涌动。为实现“全市动员,大干三年,实现绿化哈尔滨大地”的目标,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农田防护林、村屯绿化、城镇绿化、公路绿化和江河湖渠堤坝绿化等六大工程建设,正在哈尔滨市全面推进。

  为使全社会更多地了解、更深入地参与到这场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来,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对这六大工程进行深入解读。

  东北网4月20日讯  这是绿化哈尔滨大地进程中,植树造林数量巨大的一项浩大工程;这更是从根本上治理侵袭哈尔滨市风沙源头的一次攻坚战。正紧锣密鼓推进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让哈尔滨的荒岭荒滩披上绿装,构筑起结构稳定、功能齐全、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安全体系,使冰城的生态面貌发生着可喜的变迁。

  绿色生态环境警钟鸣响

  曾几何时,无度的砍伐和开垦,使哈尔滨这个林业大市的生态环境恶化。

  绿色屏障在不断消退,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在不断加剧。统计数据表明,哈尔滨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200多万亩。近年来哈尔滨市连续出现多年不遇的持续干旱,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塘坝干涸,中小河流断流;双城、呼兰等西部区县成为严重风沙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0%左右。每当风沙从内蒙古一带袭来时,个别沙化严重地块经常助纣为虐,哈埠的沙尘暴天气明显增多;哈尔滨市严重风沙地区的许多耕地土壤肥力减弱,耕地质量逐年降低。

  恶化了的生态环境,给市民生活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对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威胁,严重制约着哈尔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警钟在一次次鸣响。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了哈尔滨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三个适宜”文明城市的现实需要,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尽快改善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的决策。特别是在绿化黑龙江大地的热潮中,在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坡耕地等重点区域实施退耕还林,成为尽快恢复哈市森林植被的良方,更成为哈尔滨市发挥“龙头”作用,优化绿化生态、率先实现绿化哈尔滨大地的重中之重。

  重点区域退耕还林41万亩

  作为遏制生态恶化的治本之策,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作已在松江两岸悄然铺开。目前,全市8区10县(市)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07万亩,退耕农户64158户计217010人,全市生态环境正由此趋向好转。退耕还林已成为哈尔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市民生活环境改善的“助推器”。

  但目前哈尔滨市还有部分荒山荒地仍未得到治理,个别侵袭城市的风沙源头仍未被根除。为此,按照到2012年绿化哈尔滨大地的要求,今后哈尔滨市还需要完成41万亩退耕还林的植树造林任务,是哈尔滨市六大绿化工程中造林量最大的工程之一。

  面对艰巨的任务,哈尔滨市林业部门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以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为重要目标,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任务的重点定格在今明两年。其中,今年完成退耕还林31万亩,明年完成退耕还林9万亩。而2011年至2012年则作为巩固和完善阶段,完成最后的1万亩退耕还林及收尾任务。

  步步为营林进沙退

  时间紧,任务重。哈尔滨市林业部门精心谋划,分步推进,步步为营。

  根据实际情况,今后哈尔滨市以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作为退耕还林的重点。在宜林荒山荒地造林中,根据规划地块的区位特点,营造适宜的生态林或商品林,发挥土地的最大生产潜力。封山育林工作则注重在疏林地、低质低效林及适宜封山育林的地块,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采取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必要的育林措施,使疏林地恢复为有林地,低质、低效林逐步提高林分质量。由于这些植林区域以山区为主,因此难度较大。

  为打好这场“攻坚战”,哈尔滨市将按照水土保持林占30%、防风固沙林占25%、用材林占20%、水源涵养林占15%、经济林占10%的比例进行退耕还林的林木种类分配,以获得多重效益。而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哈尔滨市将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发挥林地的生产力和森林的生态效益。根据生态公益林和树种生物学特性的需求等因素选择造林树种,将适宜性强、生长快,生态经济效益最大的树种列为主要造林树种。

  为保证退耕还林资金充足,在政府提供相关资金的同时,哈尔滨市还采取了承包经营、自造自有等方式,动员农民群众参与造林绿化,解决部分资金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重点区域退耕还林管理机制,根据需要将成熟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管理技术及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应用到全市退耕还林工作中等支撑措施,必将加速哈尔滨市林进沙退的步伐。

  让风沙“祸首”变“绿色银行”

  四年退耕还林攻坚战,不仅仅是一场绿化工程,更是一场生态优先,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兼顾的生态战役。

  数据表明,每亩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49公斤,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每亩林地比无林地地下可多蓄水20立方米。依此计算,哈尔滨市41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完成后,每年可向大气输送氧气2009万吨,吸收二氧化碳2741万吨,明显减少大气的温室效应。同时每年可增加地下蓄水820万立方米,成为缓解江河干流及其支流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有效补给的“绿色水库”。

  这些新增的林地还是一座“绿色银行”。以经营周期为20年计算,这41万亩林地平均每亩活立木蓄积可达7立方米,按出材率70%计算,总计可出材200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木材平均售价按500元计算,直接经济效益可达10亿元。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哈尔滨市重点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工程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将得到初步遏制,自然灾害频度明显降低,侵袭哈尔滨市的风沙源头得到控制,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将得到恢复和增强。

责任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