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科技学院突出科学发展主旋律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2009-05-07 20:02:1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7日讯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黑龙江科技学院突出科学发展主旋律,紧扣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讨论,坚持举特色旗、打特色牌、走特色路,突出“七个三”,倾力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一是以“三求”(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作为求地位)找定位。从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坚持开放发展,在努力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服务面向及办学目标、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就是要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以作为求地位”的理念和“更名不改姓、迁校不拔根”的思想,坚决咬定煤业不放松;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并努力成为区域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要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和煤炭行业发展提供高新实用技术,努力通过校、政、企的合作打造产、学、研联合体,从而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服务提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

  二是以“三矿”(矿产开发、矿物加工、矿业安全)办专业。大力实施“大矿业”战略,进一步把矿业特色做强、做大、做足,进一步突出“矿产开发、矿物加工、矿业安全”等矿业类学科专业特色,以我省高教强省建设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坚持培育特色、充实内涵、夯实基础、扶优扶特、加大投入、提升水平,进一步唱响为煤电化服务的主旋律,打响科技学院矿业特色品牌,以矿业工程主体学科专业为基础,集机、电、建筑、化工、材料、信息管理等相关学科专业特色方向,努力打造“大矿业”特色品牌,显著提升“大矿业”学科专业实力和服务能力。

  三是以“三大”(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育人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煤炭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模、规格,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为重点,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之中的实践性环节的设计和论证,坚持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充分发挥矿业人才培养优势,加强东部煤电化基础人才培养,为实现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是以“三重”(重视、重用、重奖)建伍队。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人才培养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倡导学术诚信、尊重学术权力,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发展的氛围。坚持重用那些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科研人员,通过组建高水平的精英团队,打造学科群、学科梯队与人才梯队来搭建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舞台,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坚持重奖那些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以及在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转化、参与国家和省内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以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鼓励他们干事业、干成事业。

  五是以“三上”(纵向上水平、横向上效益、社会上影响)强科研。不断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为整体架构学科专业、提升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更加主动地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强学校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坚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思想,鼓励二级学院之间、不同学科之间、不同教师之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依托行业背景、发挥错位优势,深化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和行业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充分利用全校科研资源,有效整合科研力量,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和高教强省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是以“三型”(节约型、关爱型、文化型)建校园。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文化型校园、关爱型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把“三型”校园建设作为学校新时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为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的平台,作为创建服务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新型科技大学的基础工程。同时,进一步继承和弘扬“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办学精神,切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三型”校园建设中,让广大师生员工时时接受这种精神的熏陶,处处受到这种精神的感染,从而化作师生员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服务能力强的新型科技大学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

  七是以“三风”(教风、学风、作风)树形象。围绕加强教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在大力实施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工程的同时,强化育人工作,努力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统一。围绕加强学风建设,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与服务,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努力为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创造条件。围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着眼于建设一支精干廉洁、务实,有创新意识、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的管理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树立政治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纪律意识和表率意识,努力在同类中争创一流。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