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黑龙江新农合让千万农民得病不愁 390万农民喝上安全水
2009-05-08 13:59:0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朱彤 贾红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核心提示

  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致力解决的问题。目前,我省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正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参合率已达到95.7%,医疗救助覆盖面扩大。由于采取了多种科学管理措施,使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大大提高,2008年全省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53.29%。而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也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今年4月底,我省解决了1272个村屯、83.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安排,今年,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目标是解决4000个村屯,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东北网5月8日讯 黑龙江省新农合工作自2003年开展试点以来,参合农民已达1370.3万人;从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始至2008年秋,全省共解决39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一个个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消息接踵而来,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民喝上安全水,这些只是我省农村民生工程的一个个缩影。

  民生工程就是民心工程,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已把改善民生作为己任。百姓能不能过上舒心的生活,成为他们最大的牵挂。

  新农合让千万农民得病不愁

  延寿县一农民在日本打工时,因下消化道出血在日本住院治疗,共花去医药费50多万日元,回国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请求予以报销,没想到新农合办公室将此患者按照县内治疗的最高费用予以了补偿,他欣喜地说:“新农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据了解,目前我省省、县两级财政每年要拿出5亿多元作为新农合配套资金,有效保证了新农合正常运行。特别在参合农民工的就医保障上、贫困人口参合、门诊慢性病补偿、住院分娩补偿、新农合简便验廉中医药应用等方面,我省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补偿政策,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坚实的医疗保障。

  新农合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受益是关键。为确保这项低水平的保障制度能让农民真正受益,在补偿方案的制定上要求各县(市、区)本着“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原则,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降低起付线,从点滴入手,提高参合农民受益程度。

  农民工城里看病,回家报销。2007年,省卫生厅下发了《黑龙江省关于做好参合农民工住院补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统筹地区对就医的农民工实施“先治后报”的政策,农民工在所在城市患病入院后,按照管理机构的要求留好原始及复印医疗文件,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在审核无误后,在患者所在地乡镇卫生院直接就可报销。

  贫困人口参合不用花钱。首先利用民政医疗救助资金,解决农村贫困户和五保户参合问题。经民政部门统计,我省五保户参合率达97.81%,贫困人口参合率达87.13%。同时,为了解决贫困农民看不起病的现象,我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林甸县等实施了无押金入院,海林市、依安县在县域内实施了“零”起付线,这些方式方法明显改善了贫困农民就医问题。


  慢性病也能得补偿。我省统一确定了25种慢性病,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当地慢性疾病的疾病谱,自行选择10种以上疾病进行补偿。各县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起付线、封顶线及报销比例,每年补助一次。2008年,我省开展了门诊慢性病补偿的试点工作,全年共计支出门诊慢病补偿资金1346.9万,补偿5.4万人,占统筹资金的1.4%。

  农村产妇生孩子补三百。我省在大力提倡“住院分娩”的同时,要求各地集中力量抓好育龄妇女生产后的补偿工作,各地参照单病种限额补偿,每个产妇补偿费用都在300元左右。由于此项政策公开、透明,补偿快、效果好,群众对此拍手称快。

  参合农民用上便宜中医药。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作用,我省制订下发了《关于新农合工作中中医药民族医药补偿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中医药,合作医疗管理机构在住院补偿时要降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加大中医药的扶持力度。

  由于我省采取多种科学管理措施,使参合农民的受益程度大大提高,2008年全省参合农民受益率达到53.29%。2008年,我省共计筹集统筹资金9.86亿元,其中统筹资金支出8.09亿元。当年82.1%统筹资金全部用于就医补偿上,减少了资金结余,双城市等几个县当年统筹资金使用率超过了100%,农民受益程度较高。

  为适应新农合的快速发展,我省还在全国首创“村级卫生规范化、乡村管理一体化、县乡医疗集团化、区域卫生和谐化”的农村卫生机构“三网四化”管理模式。同时开展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我省先后实施了“乡村大学生计划”、“农村卫生人才219595工程”、“万名医生支农工程”、“城市卫生支农工程”和“乡村医生拜师培训”等一系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措施,基本建立起了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同时开展了乡镇卫生院的建设项目。2004~2008年利用国债资金共建设了594个乡镇卫生院。利用省财政建设了59所乡镇卫生院。2006年以来,省财政投入2800万元资金,为全省217所乡镇卫生院统一装备300mAX、数字化B超、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手术床。

  390万农民喝上安全水

  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甘甜清冽的自来水,这样的生活过去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得到,不过现在在我省,很多农民家也喝上了水质合格、安全方便的自来水。

  我省是全国农村饮水困难的重点省份之一。根据国家确定,我省农村饮水不安全的人口总数为832.24万人。氟斑牙、氟骨症、大骨节、大粗脖、克山病、大肠杆菌超标,肠道病、皮肤病等时有发生,氟、铁、锰超标严重,相当多的农民饮用的是水质不合格的浅层地下水。还有一些分布在山前台地、丘陵漫岗区的自然屯,由于井的出水量小导致用水紧张,而存在水问题的地区又往往是缺水型和水源病型饮水困难同时存在。水问题带来的苦恼让农民生活困难,心情难以舒畅。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致力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开始至2008年秋,全省共解决39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随着一批批投资的下达,清冽的深井水随着钻探机喷涌而出,一条条管线架设进农民家中,流淌的自来水沁润了农民渴盼的心田。


  这些工程的建成,为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尤其是贫水区和病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农村供水工程也使大批乡镇企业由水而生、因水而活,迅速发展壮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基础条件。过去许多地方因饮水困难而不得不占用大量的人力、畜力挑水和拉水。农村饮水困难解决之后,不仅使更多的劳动力得以解放,走外出打工致富之路,而且还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我省有许多地方,由于水源有了保证,纷纷围井建成了经济区,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养牛、养羊业,以及各类作坊和小型加工厂等。随着饮水工程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用水。如今,不少农民家中安上了淋浴器和浴盆,购置了洗衣机,大家欣喜地说,如今咱农村人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在一些地方病区,因水质改善,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健康水平,减少了疾病的发生。

  随着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变化,一些喝上自来水的村屯群众喜笑颜开,他们把这项造福子孙的工程称为“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2008年底以来,国家扩大内需、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使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迎来了宝贵的机遇。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今年4月底,我省已经争取到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总投资7.11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27亿元,地方配套2.84亿元。这些投资又解决了1272个村屯、83.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在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国家给我省安排总投资1.6687亿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成492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饮水安全村屯567个,解决人口37.97万人。在2009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我省全部解决水库移民的饮水安全问题。眼下,2009年第三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到达我省,这一批总投资达到3.1079亿元,将解决55.87万人的饮水问题。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安排,今年,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目标是解决4000个村屯,2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到2011年末,将基本解决国家确定的我省农村饮水安全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