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全国首个献血小屋哈尔滨难容身 采血量曾占全市1/3
2009-05-19 11:08:1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宝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当年在全国开先河的建设街献血小屋。

 

  东北网5月19日讯  在全国开先河的哈市建设街献血小屋,如今已消失了八个月。当年规划的五个献血小屋,在使用的只有两个。

  全国第一个献血小屋——哈尔滨市建设街献血小屋于2004年建成之后,引导哈尔滨市民认识并开始自愿无偿献血。到2008年9月,因建设街改造“临时关闭”前,它已经成为哈尔滨市民献血的主要场所,采血量占全市总量的1/3。但如今,改造工程早已完毕,献血小屋仍一直没有合适的安身之处。

  小屋落身何处起争议

  建设街献血小屋原来紧挨大世界商城,又面向西大直街,既方便人们献血,又能引起人们注意。去年9月,建设街改造临时关闭。但改造完工至今,小屋既不能回到原位,又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

  据了解,小屋不能迁回原位置,是因为改造后的建设街和以前有别。“献血小屋本身是临时建筑,要根据城市规划和管理要求而设置。秋林商圈改造后,小屋原位置已阻挡防火通道。所以,我们经过研究,建议把小屋放在颐园街路口位置,那里人流大也方便献血。”哈尔滨市城市综合整治办公室副主任金生说。

  “如果不能放在原位,我们提出放在紧挨南极冷饮厅位置,不但不影响整体景观,而且还可以把露出在墙壁上的碍眼空调遮住,增加美观效果。如果城管部门认为我们的小屋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我们可以按其要求重新做一个,既和谐又不妨碍防火通道,并成为新景观。”哈尔滨市献血办公室副主任王军说。对城管部门提出的位置,王军认为不合适。他说:“我们在省博物馆设有一台流动献血车,那个位置正好与其隔街相望,如果把小屋设在那里,不能起到吸引建设街人流和宣传的作用,既减少采血量又浪费。”

  对于小屋位置问题,哈尔滨市城管部门也提出其他位置,如哈尔滨电影院门前、大世界商城里面等位置,但献血部门始终都不同意。

  “放在大世界里面怎么宣传?如何吸引人们进入?至于放在哈尔滨电影院门前,我们愿意,那里是一个合适位置,但城管部门始终没有同意,认为难以协调商家。”王军说。王军认为,设置献血小屋是有条件的,如果设置不当,就起不到应有作用。

  在争议中,8个月过去了。对此,哈尔滨自愿献血者组织负责人王晓明感叹:建设街小屋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开门? 


  小屋建设一波三折

  建设街献血小屋的波折只是哈尔滨建设献血小屋艰难的一个缩影。2003年,哈尔滨市开始规划建设献血小屋,规划建设5个小屋,分别建在中央大街、建设街、哈尔滨火车站、服装城和乐松广场,同时辅以3台流动献血车。2004年在建设街建起全国第一个,当时在全国引起轰动。之后,第二个献血小屋迟迟没有安身之处,主要是商业利益和公益事业之间的矛盾所致。服装城小屋直到2008年才在各方面呼吁并干预下建成。随后,乐松广场献血小屋也在当年建成。目前哈尔滨火车站需改造完再设置小屋,中央大街至今也没有落地之处。

  由于公益事业和商业利益矛盾,致使献血小屋建设迟缓。为此,在2007年末,哈尔滨市召集城管、规划、卫生等相关部门开会,研究落实了献血小屋建设场地。会议要求,凡是不能建设献血小屋的地方,商业设施一概不得建设。

  记者在中央大街看到,献血部门认为合适设献血小屋的西八道街位置,今年初的冬天是卖俄罗斯货物的小屋,夏天是啤酒广场。同时,在中央大街辅街上的大型广告屏幕、舞台也赫然而立。

  对此,中央大街管理处负责人孙蕊说,西八道街的啤酒广场市政府规划部门早已规划设立的,而冬季小屋是冬季冰雪展期间芬兰圣诞小屋临时办公场所,用完之后就临时他用,冬季结束就拆除。其他一些如大广告屏幕、舞台等都是早已存在的,目前无法改变。

  一直负责小屋建设的王军感叹,偌大的中央大街,怎么就容不下一个献血小屋呢?

  位置有那么重要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人对献血部门对献血小屋及其位置斤斤计较不理解,认为太挑剔。

  对此,王军说:“哈尔滨市冬季太冷,献血车空间、面积狭小,而且人流不断,车内难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同时,狭小的空间挤满等待的献血者,空气也差,对献血者健康不利。”

  对于献血小屋建设的迫切性,王军说这是自愿无偿献血发展阶段的要求。他介绍,国际上无偿献血发展经历了从有偿献血、行政计划性无偿献血到自愿无偿献血的过程,而献血场所也是经历了相适应的过程,即从流动献血车为主、临时献血场所为主到以固定献血场所为主的变迁。目前,哈尔滨市处于以临时场所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吸引、方便人们献血的阶段,因此,小屋不但重要,而且位置的选择很关键,须选在繁华的闹市区。一是通过美观、夺目的献血小屋吸引人们关注,引发人们从即时献血到有规律地献血;二是闹市区的宣传影响广泛且深远,人们既能了解无偿献血拯救生命理念,又能看到身边人的行动,亲身感受并体验到献血的价值和高尚。

  对于献血小屋的价值,王军说,从建设街献血小屋的4年发展就可知道,建设街小屋建起当年,哈尔滨市就告别了“血荒”,至今,全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目前,全市临床用血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今年用血将达到40吨。如果没有一个相适应的献血环境,如何采集如此大量的血液?

  对于献血小屋的问题,一位社会学者认为,无偿献血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因此,城市公益事业建设要与此相协调,城市管理者更应千方百计地支持其发展,不要让人们火热的献血热情遇冷。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路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