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5日讯 肇源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积极开展利民行动,着力破解“八大难题”,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解决备耕难问题。针对春耕生产中在水源、物资、资金、造林、春防、土地流转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大抓落实力度。完成蓄水5500万立方米,对12座泵站渠首、9座灌区实施了更新改造规划,打抗旱井206眼,保障了田春耕期间用水安全;下摆化肥5万吨,农膜1250吨,种子6000吨,投放支农贷款4.2亿元;落实造林面积3.1万亩;发放各类疫苗近40万毫升,免疫补针各类畜禽10.5万头(只),免疫率达到100%;流转土地28.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组建了禽业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筹建水稻合作社,不断扩大合作社规模,提高营销水平。
二是解决就业难问题。针对城镇下岗职工、弱势群体多的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开发就业岗位,举办各种形式专业技能培训11次,招聘会5场。年初以来,新开发就业岗位1290个,帮助526人次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三是解决就医难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争取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卫生服务体系。目前,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3500平方米的县中医院新建项目已完成选址,总投资1260万元的10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年内可投入使用。全市第一所、全省第二所惠民医院投入使用,药品价格和医疗费价格分别下调10%和50%。改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提高了补偿标准,参合率达到98%以上。
四是解决出行难问题。启动了城区巷道六期工程建设,今年计划投资4907万元,新铺装巷道40条1万延长米,新建农村水泥公路140.2公里,新修通屯红砖路100公里,全县巷道硬化率达到95%以上,水泥公路通畅率达到69%,红砖路通屯率达到85%以上。同时,注重提高交通营运能力,新上通村屯公交、便民服务车374台,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是解决上学难问题。投资2515万元,新建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幼儿教育中心及3所乡镇中学。计划新增校舍、食堂、宿舍29400平方米。调整农村小学网点布局,在2个乡启动了“一乡一校”试点工程。对县内的职业高中、电大、技工学校、卫校、农机校、农广校等进行整合,组建了职业技术中心学校,整合了教育资源,改善了教学环境。
六是解决住房难问题。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在2008年建设1.0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建1万平方米。争取廉租房建设扶持资金200万元,以货币补贴的形式发放到2733户低保无房户手中,年内计划新建廉租房33套。加大农村泥草房改造,在去年改造3108所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改造9400所,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七是解决社会保障难问题。在财政收入趋紧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确保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共收缴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五险”资金2989万元,发放2960万元。发放城镇低保金500万元。深入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包帮扶活动,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努力保障城乡弱势群体基本生活。
八是解决信访案件办结难问题。县领导带头深入到乡镇和群众中,组织各乡镇、信访、纪检、农委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召开信访案件分析会,有针对性地选择历年遗留信访疑难案件,通过集中办公、深入基层、与信访群众“零距离”接触,解决了一批老大难的重复访、越级访等问题。截止目前,处级领导接访15件次,办结11件次,营造了稳定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