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中国农村年轻人不再单纯依靠高考改变命运
2009-07-16 11:28:02 来源:新华网  作者:林甦 曹霁阳 李云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题:中国农村年轻人不再单纯依靠高考改变命运

      新华网记者 林甦 曹霁阳 李云路  

      时下,一年一度的中国高校招生工作正在进行中,经历12年寒窗之苦的学子们正期盼着自己“金榜题名”的一刻。    

      和大城市里悠闲度假的同龄人不同,家在农村的侯伟楠每天仍在玉米地里干着农活——虽然他取得了596分的高分。这个分数进入名牌大学已不是问题,但在短暂的喜悦过后,他开始为学费甚至未来的就业感到忧虑。    

      “父母身体不好,不能出去打工,只能种地。”侯伟楠说:“家里攒了很多年的积蓄,只够我第一年学费,可4年学费和读研加在一块,就是一笔很高的费用。我只有在大学里拼命学习,才有可能获得有限的被资助的机会。”    

      19岁的侯伟楠住在黑龙江省南部的肇东市明久乡东风村,父母都是农民。这个普通农家收入单一,全靠耕种的24亩地。在风调雨顺的年景,一家人一年也只有4000元左右收入。    

      “高考”被喻为“中国第一大考试”。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一直是政府和各级公营机构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通过“高考”从基层选拔大量人才进入高校,在接受数年的免费高等教育后,他们被统一分配至各级政府、工厂等国营机构。    

      长期以来,高考以其淘汰率高,难度大而成为许多中国人人生中的重要经历。同时这也成为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方式,无数中国农村子弟正是通过这个考试进入城市,实现农业人口到城市人口身份的转换。    

      在改革开放之初高考考场上的佼佼者,被誉为“天之骄子”。30年后,他们已成为中国各行业的精英,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迅速发展和规模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逐渐使大学生失去了当年“天之骄子”的光环。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们正面临残酷的就业竞争。    

      像侯伟楠这样的“90后”农村子弟,虽然同样背负着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厚重期望,却已经没有他们大学里的乡村前辈们幸运。高额的学费、就业的瓶颈,使这些“高考”的优胜者的未来仍然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    

      中国教育部官员说,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截至7月1日已有415万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能取得这样的就业率,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实属不易,但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会长期存在。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取决于毕业生们的成绩、能力、专业,乃至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关系。    

      有媒体援引专家估算说,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为82.3%和17.7%。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占30%以上。    

      在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温家宝总理感慨说:“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瑞政指出,随着就学费用和就业门槛的逐步提高,乡村子弟进入大学的比例正在下降。长此以往,农村子弟通过教育进入城市的途径有可能出现萎缩。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方式今后将发生较大的改变。    

      不过,赵瑞政也表示,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众寻求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他们可以经商、务工,在社会上的各行各业中寻求安身立命之所,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依靠一两种考试。中国9亿农民的子弟们不再将考大学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他们正在以更为多元的方式融入社会。    

      在东风村,当初与侯伟楠一同玩耍的10多个同龄的伙伴,只有两个和他一起参加了今年高考,其他人已远离读书这条路,出门打工或者在家务农。    

      “现在高考不再是农村孩子有出息的唯一通道,我虽然考上了大学,可不敢肯定今后会比他们发展得好。不管干什么,不管处在社会的哪个层面,都应该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侯伟楠说。

责任编辑:路云强

【权威发布】哈尔滨市2009年高考录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