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兴十四村: 坚守“集体富裕”半个多世纪
2009-07-27 08:50:3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7日讯 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在过去50多年里,从一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铁路线,既不靠近大中城市,又无矿产资源的贫困移民村,发展成了今天一个年收入达到10亿元、利税实现4600万元、人均收入1.936万元的“龙江第一村”。他们究竟靠什么实现了这种不可思议的飞跃?兴十四村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诸多启示。

  昔日不毛地今日别墅村

  我省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是1956年由山东临沂地区移民响应党中央开发北大荒号召组建起来的移民村。

  刚建村时,村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固定资产一分钱没有。几十年来,兴十四村人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经过苦干实干,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住宅别墅化、管理民主化,被誉为“龙江第一村”。

  走进兴十四村,呈现眼帘的是一派美丽壮观景象——现代化厂房,造型别致的文化宫、展览馆、三星级宾馆,停满一台台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机站,错落有致的花园别墅区,到处散发出浓郁的塞北城镇的现代风情。

  1956年3月,山东省临沂县的428位拓荒者来到黑龙江西北部兴十四村。当时这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天寒地冻,风沙飞扬,莽莽荒原遍地荆棘,野狼出没。在这亘古荒原上,这些山东人再次演绎出“闯关东”创业活剧。

  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和支部成员们立下志愿:要带着父老乡亲,在这块十分贫瘠的土地上,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面对十年九旱荒草丛生的北大荒,付华廷和村民们决定首先养羊养牛,然后再开荒种地。兴十四村土地贫瘠,不改土造田根本打不出粮食。于是,村里开始了改土造田,全村所有青壮劳动力全部出动,不分冬夏,经过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以及畜舍里的粪肥搬到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沙土地变成了良田。

  有了良田,付华廷和村民们开始了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尝试,当时拖拉机是国家统一调拨商品,像兴十四村这样的小村庄里买不到的。他们四处买零件,小件背,大件邮,硬是自己组装了两台拖拉机,这两台拖拉机一年就开垦了6000多亩荒地。要知道,过去一个强壮劳动力最多能耕种40多亩地,使用拖拉机后一人能耕种2000多亩,效率提高了50多倍。1976年,兴十四村人均产粮2万吨,“三靠屯”成了全省卖粮最多的村。

  良田有了机械化,但十年九旱收成总“看天吃饭”,兴十四人开始打井修渠,几十年一直坚持着。现在,兴十四村有机井600眼,农田喷灌设备240多台,耕地全部实现了节水喷灌,彻底改变了“看天吃饭”的局面。

  走科技兴企富民路

  “种地,天天累得要命,也挣不着钱。”上世纪70年代末,兴十四村办起了罐头厂、米面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小企业,每年都能给村里挣个几十万。

  1985年,兴十四村又利用周边养牛户多、奶源充足的优势,建起了一座日处理19吨鲜奶的乳品厂。该乳品厂是当年全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

  1988年,兴十四村依托大连红星化工厂的技术力量建立了甜蜜素厂,用玉米生产取代糖精的甜味添加剂,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1994年,年产3000吨的柠檬酸厂,在兴十四村落成。现在他们生产的柠檬酸产品已畅销日、美等国家。

  随着工业产值在全村总收入比例的直线上升,兴十四人兴办大工业的胃口也愈来愈大。1997年,兴十四村打造了多年的“经济航空母舰”——富华集团正式起锚,他们把资本运营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先后在惠阳、日照、哈尔滨、天津、北京等地创办了公司,同时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设立办事处、代销处近50个。同时,积极引进浙江万向集团5000多万元资金,合作搞玉米精深加工项目。通过资本运营,富华集团共吸纳外埠资金3.2亿元,使村办企业形成多元并举的格局。截至目前,富华集团下辖35家企业、资产10亿元以上,有4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兴十四村企业越办越多,对科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以6万到10万的年薪从哈尔滨、上海、浙江等地聘请了26位专家作科技顾问,投资6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两座小别墅,供专家居住。富华集团拿出100万元,选派60多人到大专院校培训进修,使该村事业后继有人。

  “发展还要靠集体”

  采访中,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和村民们都对“集体经济”有着特殊的体会。他们认为,发展的根子还是靠集体。只有大家抱成“团”,利用集体“力量大、好做事、做大事、能互助”的优势,共同奋斗,才能让群众自己真正富裕起来。

  付华廷告诉记者,在东北这个不毛之地上落脚、生根、发展,靠单个的力量是不可想像的,只有相对集中,合理计划,才能办大事,才能使群众共同致富。

  几十年前,兴十四的耕地全是沙土地。村里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土造田。带上山东大煎饼,青壮劳力全部上一线,老太太在家看孩子。无论是寒风凛冽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搬到3300亩瘠薄的耕地里,把600多亩高低不平的地整平耙田,建成了5000亩“旱涝保收”的方田;接着,他们又以集体力量,把2100多立方米的石头从50里外的山湾采回用到农田基本建设上,把14000多立方米的冻土搬到音河堤上,筑起两条7华里长的拦河坝,彻底免除了洪水的威胁。前几年的“三江”大洪水后,他们又集体大会战,在东北,第一家筑起了可抵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大堤。

  兴十四村人认为,走集体化道路有很多优势,除了便于“蓄力积累”办事处,也便于统筹、统分自由,更在于着眼长远利益、共同利益。1972年以来,他们把7000多亩沙包地退耕还林,坚持年年植树造林。目前,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不但保护了万亩粮田,而且为子孙留下一座“绿色银行”。

  半个多世纪来,兴十四村人在集体力量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奇迹。在村级管理民主化、制度化方面也独创地采取了无候选人的选举方式,村里每次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从不圈定候选人,都是一张白纸发给村民,村民看谁行就选谁,以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为带头人的7名支委和村委会成员皆是村民意志的体现。

  乡下人过上城里人生活

  村里有了钱,兴十四村的农民们就期望自己能像城里人那样生活。上世纪80年代,村里统一建起了砖瓦化、有自来水的住宅。从2002年到2004年,村里投资近亿元,在松柏杨柳间建起了136栋别墅和集中供热及自来水网。使用面积196.6平方米、造价28万元左右的别墅,村民个人只拿8万-14万元。祖祖辈辈挑水吃的农民,如今住进了别墅,像城里人一样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和暖气。

  如今,村里的主要街道也都修成了宽敞笔直的水泥路面,到了晚上,造型别致的路灯将村里映照得分外漂亮。村里先后投资建起文化宫、卫生所、图书室、招待所、舞厅。劳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们,现在白天去功能齐全的文化宫,晚上到休闲广场扭秧歌。

  尤其是这里的65岁以上的农民,还享受国家正式职工退休待遇。老人们每年享受100公斤大米、50公斤面粉的待遇,每月还额外享受80元的生活补贴费,并且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待遇,村民有了病,大部分医药费由村里报销。而儿童入托、入学全部免费。

  村民李敏就享受着这样的幸福生活。她在村里宾馆上班,父母都在村柠檬酸厂干活。家里住的别墅造价28万,个人只拿10万,其余的钱由村里补贴。

  采访中,村民们都发出这样的感叹:如今的日子就跟梦一样,有时掐掐自己,才相信是真的。的确,兴十四村的农民不仅生活不比城里人差,就连身份也已经“脱农入城”。2004年,兴十四村900多人实现了集体“农转非”。

  据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介绍,2008年,全村198户,981口人,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936万元,村民可以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免费医疗、教育等福利待遇,实现了生活有保障、吃穿不用愁的共同富裕的目标。

责任编辑:隋洪波

黑龙江晨报推出“庆祝建国6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